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68篇
世界政治   2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0篇
法律   1975篇
中国共产党   2466篇
中国政治   3153篇
政治理论   989篇
综合类   181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99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674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客家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化建设间存有许多矛盾。建构客家现代思想观念新体系,既要正确看待客家文化,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又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更要崇尚和倡导现代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2.
谷海慧 《理论学刊》2007,13(12):117-121
当代史剧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历史剧创作的取材角度与艺术方法。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及理论论争中,"失事求似"的史剧观念得到确立并被付诸实践,这一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期。《老风流镇》的出现,预示了史剧观念由客观化向主观化转换的突变,而90年代以来重构与戏仿历史的剧作全面登场,则宣告了历史剧思想与美学传统的嬗变。由此,主观化叙事遂成为历史剧创作的普遍倾向。  相似文献   
73.
《北京支部生活》2007,(6):26-26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瞿秋自长汀就义;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相似文献   
74.
黑社会(性质)犯罪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关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一是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进行科学预测;二是对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措施进行经济分析;三是提出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之措施。科学预测是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之前提,经济分析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功科要求,提出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措施是黑社会(性质)犯罪之关键。  相似文献   
75.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和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问题 ,涉及到买卖合同当事人最根本利益。我国民事立法就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与标的物的毁损、灭失风险负担的移转 ,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相一致 ,统一于物的交付。  相似文献   
76.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7.
文化是一个多意词。从人们日常的使用范围上看,它可以分为宏观文化、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宏观文化是指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如,夏、商文化,龙山文化,丁村文化等等。中观文化是指精神文明,即意识形态,如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理论,法律观念,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等。微观文化是指学校教育,音乐美术,书法绘画,或某一具体文化,如茶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等等。从作用上看,还可以分为先进(进步)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所谓先进文化是指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78.
情理(情、人情、世情、性情、人情物理)是明清小说批评的重要范畴之一,情,指人的主观情感,有时偏重于指男女之情;理,事理,主要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大部分小说评点家追求情与理的融合与统一,以情理作为评价作品、臧否人物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本主要情理观念在小说的创作目的与艺术效果、作品的真实性、人物性格塑造等三个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79.
死亡是哲学的永恒主题。海德格尔将死亡定义为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与此相反,列维纳斯将死亡界定为“可能性的不可能性”。海德格尔给“不可能性”以优先性,对他来说,作为此在的我们面对的死亡是一种无法超越的可能性。我们也可以说,海德格尔从死亡的角度观察生命。而列维纳斯则是将死亡与生命的观点一起考虑,因为他觉得只有生命才能为我们打开可能性;从生命的视角看,死亡是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即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苏富强 《求索》2007,(2):132-13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理论界和社会上产生了一股“淡化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其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告别革命,远离政治,疏离主题.淡化意识形态”。这股思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其中既有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也有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这股思潮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必须予以分析和批判。这里我们重点从国际因素的角度,提取和“淡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来加以分析和批判。通过着重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来龙去脉,揭示其本质以及它的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