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5771篇
中国共产党   772篇
中国政治   1802篇
政治理论   374篇
综合类   222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张烽 《中国公证》2007,(5):42-44
近年来,各地公证机构所办理的保全证据公证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日趋丰富,公证员从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使保全证据公证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公证业务发展的又一大领域,可谓成绩斐然。与此同时,面对形形色色的公证事项,公证员们一直试图寻求一般性的规律来指导保全证据公证实践,以保证公证书的应有效力。  相似文献   
62.
张华  党卫星 《法学杂志》2007,28(2):112-115
非法取证现象屡禁不止,司法机关将非法获得的证据用以指控犯罪、审判案件,客观上助长了非法取证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司法不公正.我国要构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必须明确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以及排除的具体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63.
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与全国性刑事证据立法相对应,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制定和实施刑事证据规则的试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又存在广泛的问题,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是防止冤假错案,保持司法公正和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今后我国应该走全国统一刑事证据规则的道路。  相似文献   
6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某些方面吸收和借鉴了英美法系国家先进做法,表现在刑事审判方式上,就是从以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由控辩双方主导的对抗制进行转变。对抗制的庭审方式更加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对实现司法公正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与对抗制庭审方式相配套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没有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领域最有争议的证据规则之一,它体现了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大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如何细致、清晰地考察西方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经验,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是当前理论界和刑事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期选登的文章对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必要性,模式的选择以及多视角推动我国该项规则的建立等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6.
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也是“严打”整治斗争中重点打击的犯罪。由于司法部门对“户”的理解不一,对“入户”、“在户”与抢劫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同,对抢劫过程中“当场”场所的变化的看法相异,导致颇多争议。本文就这些问题联系司法实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7.
卢冀宁 《岭南学刊》2006,44(3):15-17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还具有建设性功能。辩证法本质上既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又是继承的和建设的。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运动(含矛盾的转化)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并用于指导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68.
笔者经过对诸多刑事判决研究发现,法官以被告人及辩护人没有提出证据支持辩护意见为由,对辩护意见不予采纳的现象非常普遍。很显然,这是要求辩方对自己的辩护观点承担提出证据并予以证明的责任,辩护律师对这种观点普遍持有异议,被告人也往往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或申诉。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被告人及辩护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证据责任问题显得极其重要。一、刑事判决书中法官要求辩方举证的几种主要情形第一种情形:辩方在反驳控方证据指出其证据存在着重大疑点相互矛盾时,法官要求辩方提出自己的新证据比如,在一起伤害案中,事发后被害人身负刀伤,指认…  相似文献   
69.
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彻底改造所移植外国法,更新传统诉讼观念,解决诉讼拖延、效率低下和诉讼成本高昂问题,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就证据保全制度从立法理念到具体内容进行了重大变革。新证据保全制度所蕴含的保障程序主体权、扩大诉讼解决纠纷能力、疏减讼源及预防纠纷发生的理念,以及为贯彻该等理念在设置具体制度时,扩大证据保全范围、规定并引导当事人于证据保全程序中达成协议和严格证据保全的程序保障的做法,对大陆证据保全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0.
《天津检察》2006,(2):60-60
英国一位名为米歇尔·特瑟的20岁女子,与其男友史密斯断断续续交往了5年。去年4月的一天,特瑟前往史密斯位于达德利的住所,把睡着的史密斯吵醒。史密斯一气之下跑到厨房拿来剪刀,把特瑟的马尾辫和其他一些头发剪下。特瑟捡起马尾辫委屈地离开史密斯的家,此后的日子里她头上戴着假发和棒球帽,以掩盖自己被剪掉头发的脑袋。特瑟报警后,警方后来在史密斯家中发现了一些零碎的断发。当地地方法院拒绝判史密斯有罪,原因是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这是一起“肢体伤害案件”。英国高级法院受理此案后,法官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决定敦促地方法院继续对此案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