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18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司法信箱     
检察院将自诉案件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后又不愿将案件退回,应如何处理?Q 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了一起检察院以被告人构成盗窃罪提起公诉的案件,经合议庭审理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而应定性为侵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侵占罪属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为此我院建议检察院将案件退回,由被害人提出自诉。但检察院认为以盗窃罪提起公诉后,法院将被告人的行为定性为侵占罪是法院的事情,检察院不会将案件退回。对此案该如何处理,合议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如检察院坚决不退回案件,就直接宣判被告人无罪;另  相似文献   
52.
这是全国首例作曲版权之争,3700万元的诉讼标的创了著作权官司的新高,一时轰动全国。它的原告虽为河南一普通退休干部.而被告则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谷建芬——  相似文献   
53.
54.
2010年4月21日下午3时,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对备受关注的“罗马尼亚劳工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几十个农民工黑压压地站满了法庭,当合议庭宣判“原告要求中企国际公司返还5万元、支付罗马尼亚雇主拖欠的工资,并给付停工期间的生活费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时,陈平(化名)等52人脸上的神情由紧张变成了喜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聚在一起,细细地将判决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这其中夹杂着的对过去一年所经历艰辛磨难的苦涩回味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相似文献   
55.
陈宇 《山东审判》2015,(1):93-95
【要点】在保障房制度中,当涉及公众利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与申请保障性住房人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隐私相冲突时,应将保障房的公共属性放在首位,使获得这一公共资源的公民让渡部分个人信息,这既符合比例原则,又利于社会的监督和保障房制度的良性发展。【案情】上诉人(原审原告):杨政权。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肥城市房产管理局。原告杨政权向肥城市房管局等单位申请廉租住房,但因人均居住面积不符合标准,未能获  相似文献   
56.
志海  萧河 《法庭内外》2006,(8):64-64
认为北京“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铁成及其公司侵权,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某及其儿子张宏岳的公司起诉到法院,提出14项诉讼请求,索赠110万元。2006年7月8日,双方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薄公堂,在庭上进行激烈辩论,都说自己是“泥人张”的传人。  相似文献   
57.
一名在医院连续干了26年清洁工作的“临时工”打了一场官司。她的请求是:能和正式工一样享受退休金、医疗保险。她的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吗?请看——  相似文献   
58.
反诉是民事案件中被告享有的诉讼权利,是被告用于对抗原告的诉讼要求,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手段。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独任庭、合议庭应当正确理解反诉的含义及反诉的条件,把握反诉与反驳的区别,做到依法审理被告提起的反诉。  相似文献   
59.
近日,北京市怀柔法院审理终结了48名员工诉建吴高科技发展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支持了原告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为其补缴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费用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这是对驳回起诉在民事二审程序中适用条件的明确规定。然而,审判实践中却经常产生对该条款的不同理解,并对较易与之相混淆的驳回诉讼请求在适用上模棱两可、无所适从,以至产生适用不当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