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1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张岩 《法制与社会》2013,(13):51-52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之一,而机动车保险在交通事故预防、经济补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制度充分利用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社会管理效用,对于完善我国的立法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该制度本身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为更好实现"交强险"制度的人本主义精神,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必须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探索完善这一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2.
杨凯 《法律适用》2012,(1):7-12
编辑提示:关于法律适用方法,既包含法律思维,也包含法律技能,还是一种法律的知识转化过程。发现并研究法官如何在审判实践中适用法律一直是本刊选稿和组稿的重要方向。法官对于法律适用方法,更多是从审判实践出发,寻找理论指引下最契合审判需要的司法智慧。本期特别策划选取的3篇文章,就是这种司法智慧的结晶。3篇论文均获得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论文一等奖,分别研究了审判中的民商事审判方法,总结出请求权分析的具体方法并以基层法院为模本,对三段论司法逻辑提出了中国式的续造与验算。论文观  相似文献   
123.
合同相对性作为传统民法理论中关于合同制度的基础,对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将合同的效力局限于合同当事人双方,似乎已经不能更好地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出现,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框架,对于为保护市场的高速运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一、问题的提起如大标题所示,本专题探讨合法婚姻受到第三人干扰(这里所说的干扰,不限于完全是第三人主动诱发的不忠贞行为,还包括一方配偶与第三人共同引发以及一方配偶主动引发不忠贞行为)的情形,该第三人应否以及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本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从行为请求权案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行为请求权案件的存在的问题,后通过引用国外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行为请求权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6.
127.
民法典的基本属性是作为请求权基础规则。请求权基础规则反映的是法律内部体系中 各种原则与价值的相互协调,其任务在于对具体情形中的利益状态做出妥当的安排。在此意义上,法 典化立法的主要使命在于为法律适用提供一个可靠的起点,并划定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8.
129.
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提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高技术性给相关信息保护带来很多难题,纠纷日益增加。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标示着我国对相关权利保护的重视进一步加强。本期特别策划约请专家、资深法官撰文,对网络信息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网络信息传播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30.
司法实践中,法官依据法律、斟酌情事进行自由裁量,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一些重大、新型案件的裁判上,法官裁判的思维进路受到社会各界广为关注。近一段时间,个别案件的判决引发各方争议,甚至广受诟病,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法官在裁判方法上的偏差,或者说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方法论上的失误,无疑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重要方面。在现代法治条件下,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受到正确裁判方法的约束或指引。在这些"铁律"面前,法官的"自由"裁量其实是"不自由"的。就民事审判而言,法律推理的严密性、请求权基础的准确性、法律解释方法的妥当性,笔者认为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