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414篇
中国政治   699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89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周星林 《学理论》2012,(4):153-155
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地处湘西北的常德诞生了一批品质优秀的民主革命志士,他们在辛亥革命的不同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湖南文理学院历史专业增开了《辛亥沅澧人物史话》。就该课程的开设动因、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和建设意义作个简单汇报,以期对高校特色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南书房     
《南风窗》2012,(21):96-96
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已故历史学家高华先生国内第一手材料、历史大家的独特视角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将我们带进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后的继续革命洪流中被遗忘或者被拒绝记忆的角落。  相似文献   
23.
刘云静  彭顺勇 《求索》2012,(3):252-253
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湖南自治运动"是湖南立宪派和革命派民主宪政运动之合力的结果,是两派变革社会、实现政治主张的历史必然选择。"湖南自治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的关系看似无奇,实则密切:一定程度上为武昌首义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人才基础;辛亥革命后,这场运动又在其推动下经历了发展、高潮,又迅速走向消亡。"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是清末民初各派政治军事力量博弈的结果,是对湖南立宪派和革命派追求民主宪政的承重打击,也暴露出运动自身的诸多历史局限。反思中国民主宪政发展路径中的这段重要历史,我们或可发现,辛亥革命和近代中国自治运动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的民主宪政只有在维护中央权威,提升大多数公民政治素质,具备足够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4.
向虎雏 《世纪行》2012,(7):47-48
阳春三月,油菜花香,2012年3月26日,武汉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专程赴襄阳,参加由刘公孙女刘重喜和余祖寿之孙余品绶发起的“纪念辛亥革命元勋刘公先生亲牢左军安抵襄阳一百周年”活动。他们是:张难先孙女张铭歌、熊秉坤孙熊永铸、蔡济民孙蔡礼鸿、詹大悲孙女詹佑、刘裕海孙刘谦定、万培基孙女沈梅娣、李鸿藻孙李承时、鲁祖轸孙女鲁桂轩、向岩之孙向虎雏和知名收藏家万学工,国家一级摄影师刘建林等。武汉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以极大的热情,续写先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振兴中华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2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与后来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传承关系:首先,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之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之侵略势力,为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次,它失败的经验教训还给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想材料.尽管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的辛亥革命斗争,已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但它的里程碑作用,及其革命先辈们的爱国革命和奋斗牺牲精神,却一直受到后人的景仰与称颂.  相似文献   
26.
27.
贵州辛亥革命值得人们深刻反思,它以喜剧开头,而以悲剧结尾。兵不血刃在一夜之间“变换了大王旗”,革命的“大汉贵州军政府”仅存在三个月便被颠覆,留下的是一滩殷红的血。人们苦苦追求的“共和国”虚幻般在黎明中闪现,但“走进共和”却是一片黑暗,取代皇帝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群魔乱舞的军阀。  相似文献   
2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中共通过会议纪念、文本纪念和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纪念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呈现周期性和广泛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充分彰显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9.
甘当配角     
艾迪 《党课》2012,(11):104-106
“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所言,每一个字都发自其肺腑,正是黄兴磊落一生的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辛亥革命史的不少专家学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没有黄兴,辛亥革命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会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一方最具行动精神的指挥者,黄兴的价值绝非许多只懂空谈、疏于行动的“革命理论家”可比。‘‘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强诚当之无愧矣。”  相似文献   
30.
用今天的话说,阎锡山算得上19世纪80后的佼佼者.1905年,他才22岁,便加入了同盟会,登上政治舞台.28岁时,辛亥革命爆发,阎锡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用孙中山的话说:"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阎锡山执掌山西军政大权40年,称"山西王"当之无愧,至今仍被论者称为山西现代转型以来最好的地方长官.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曾向他致意,蒋介石有一次在国民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说:"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毛泽东则在"西安事变"之际给阎锡山写信说:"共维大局之语,至理名言,曷胜钦佩……愿我公出以有力之调停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