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过劳死”侵害了劳动者包括休息权在内的基本权利,但在现行制度体系内却无法找到有效的保障路径。“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因此,在社会的需求、医学技术的发展等基础之上,借鉴先进的立法经验,逐步构建和完善“过劳死”法律保障体系,是人权保障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苏章 《工会博览》2008,(22):20-22
2008年6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一间病房里,一位中年妇女痛哭流涕,她心爱的丈夫死了。她作梦也想不到,几天前丈夫还打来电话。谁料相见时竟骨瘦如柴,最后成了冷冰冰的尸体!经医生诊断,死者积劳成疾,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心衰。也就是说他死于典型的“过劳死”。据他的同事反映,其实早几天,他就感觉不适,但一直强忍着。他有病为什么不去医院?这一切都要从房子说起。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障世界》2005,(8):32-32
4月29日早晨,南京某建筑工地的一名工人被发现猝死在睡梦中。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名死去的男子侧卧在床上,一副安然入睡的样子,据工友们告诉记者,昨天陈某还和他们一起干活,平时陈某的身体一直很好,怎么就突然死了呢?一名工友还偷偷告诉记者,就在前两天,工地上另一名37岁的工人也和陈某一样,在睡梦中死去.随后,警方闻讯赶来,法医对陈某的尸体进行了尸检。而工地方负责人对记者的采访出面阻止,表示陈某是突发疾病死亡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量出现的因自愿加班而发生的“过劳死”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工伤保险条例》制定、修订思路的质疑,在社会争论中出现了对现行立法“维持”与“改进”的两类观点。改进我国现行制度的观点中又可分为工伤责任说、侵权责任说和刑事制裁说三种主张,三者以不同的本位思想为出发点提出建议。“过劳死”应当纳入工伤认定,并以危险责任作为归责原则,从职业灾害的视角对工伤基金的征缴与发放制度进行重构。在借鉴日本及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及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宋杰 《法制与社会》2011,(26):78-79
工伤保险是国际上建立最早的一项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但该制度在我国确立较晚。2011年新《工伤保险条例》对旧条例做了重大修订,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巍 《法制与社会》2011,(21):48+50-48,50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保险条例>的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定的范围.但是对近些年较具代表性的"过劳死"是否应列入"工伤"的范围并未涉及.本文拟从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理论上的阐述,以期"过劳死"尽早列入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之内,使得...  相似文献   
17.
"过劳死"是由于过度工作而引起的死亡,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其现象频繁发生、见诸报端。该病最早在1969年见于日本报道,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世界性关注。"过劳死"并非临床诊断定义,其隶属社会医学名词,其概念的界定于受害者能否获得劳动赔偿金及额度有关。通过对"过劳死"的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整理、总结;并归纳、探究各文献报道的与"过劳死"发病密切相关的,诸如心脑血管疾病、工作压力及个人体质(疾病危险因素)等病因;同时,列举若干相关案例报道;最后,对"过劳死"的法律赔偿体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完善目前国内关于"过劳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石,日本《中文导报》资深记者,多年跟踪报道在日中国研修生、实习生的故事和遭遇。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1时,本刊编辑就“中国实习生在日本过劳死,家属首次起诉要求赔偿”事件向张石约稿。  相似文献   
19.
当下,过劳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笔者透过梳理过劳死的相关背景,多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过劳死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对过劳死予以法律规制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益增多的“过劳死”现象。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议出台“过劳死”的医学和法律认定标准,通过立法进行预防,将劳动者的休息权提到了更高的保护层面。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颂扬劳动是美德,赞美吃苦耐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千古风范。但现今,劳动过度已成为一种病.正侵蚀着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身体和社会生活。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过劳及过劳死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