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8篇
  免费   390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8113篇
中国共产党   317篇
中国政治   1799篇
政治理论   317篇
综合类   283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824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282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建议全国人大将“欠薪罪”写入《刑法》,明确对欠薪逃匿等恶劣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恶意欠薪入罪”的议题,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激辩。  相似文献   
72.
我国《刑法》第389条第一款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构成行贿罪的必备要件;第二款规定,“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第二款是否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行贿罪的必备构成要件,多年来一直是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不断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认定在经济往来中的行贿罪不需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条件,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73.
正确把握“国家规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定罪量刑非常重要。当前将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视为刑法中的“国家规定”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基于国务院的行政管理职责实际是由各部委来具体履行的现实,建议立法机关对“国家规定”作扩张解释,将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规章等纳入“国家规定”的范围,为打击诸如走私盐酸等类的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4.
学术之盛需要学派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价值观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样性又导致刑法人对刑法及其适用具有千差万别的结论。然而,为了实现刑法的安定性,为了实现学术创新,刑法学界应当在不同的结论之间展开相互的争论和批评。为了使这种争论和批评体系化、持久化,为了促进学术自由和学术繁荣昌盛,我国刑法学界应当开展学派之争,从而克服当前盛行的、没有理论根基、没有基本立场的低水平争论。  相似文献   
75.
张淑芳 《中国法学》2005,4(6):33-49
行政法的援用既是一个行政法的法律产出技术问题,又是一个行政法的法律适用问题,其在行政法治体系和行政法学体系中本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令人不解的是该问题在目前行政法学中还是一个理论空白,理论上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其在行政法治实践中的良性化格局。为了使该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对行政法治进程有所助益,本文对行政法援用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困惑作了初步厘清,并构设了行政法不宜隔位援用、行政法规范规制同一事项不宜多次援用、正式法律渊源不宜用非正式的行为规则、实体规范不宜再作实体性援用、程序性规范不宜再作程序性援用等规范化援用的要件,指出了行政法援用走上规范化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76.
行政刑法的社会保障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刑法是我国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侵权行为共同处于防范的前沿地带,在综合治理、社会治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其地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强化。鉴于此,撰写本文,以期达到社会的认同和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7.
刘军 《中国检察官》2005,109(2):108-109,1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证据法中是最具争议性的证据规则之一,自从19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威克斯诉合众国一案中确立该规则以来,围绕这一规则所产生的争议就接连不断。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地域范围;其二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案件范围。1961年,联  相似文献   
78.
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由古到今、由传统到现代的规则的论述 ,揭示了澳大利亚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之处 ,从而为中国的侵权行为法律适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9.
王立民 《法学研究》2002,(3):151-160
中国古代统治者惯用刑法来规范与佛道教有关的一些问题。唐律、宋刑统、明律和清律中多处涉及确定僧道的法律地位、禁止擅自充任僧道、保护佛道神像、打击诬告僧道和诬告僧道行奸的行为等 ,但实际生活中仍有大量僧道犯罪 ,其中包含谋杀、行奸、抢劫、诬告等。与其他古代东方国家相比较 ,中国古代刑法中宗教方面内容有自己的特点 ,主要与我国古代宗教、政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80.
关于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蔚  任志中 《河北法学》2002,20(5):97-98
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利弊得失,发现刑法对国有资产特别保护弊多利少。作者认为,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应及时对我国刑法进行修定以消除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弊端,并提出了修订宪法、刑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