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4835篇
中国共产党   326篇
中国政治   1014篇
政治理论   198篇
综合类   151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案例2006年8月14日上午11时许,金某携刀赶至某县中医院找殴打其女儿的聂某算账.将赶来劝阻的医院保卫科副科长李某误认为是聂某,持刀刺中其腹部一刀,致使李某腹腔内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引起循环衰竭而死亡。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金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金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经开庭审理,改判金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本案的改判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被害人亲属与金某就民事赔偿达成调解协议,金某赔偿人民币6万元,被害人亲属表示谅解金某,双方均表示服从法院判决。本案是一个运用被害方谅解制度的成功范例,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总结。死刑案件被害方谅解制度是指在死刑案件中被害人及其亲属(以下称被害方)与被告人及其亲属(以下称被告方)达成赔偿协议,并表示谅解被告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法院根据其情节及悔罪表现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或者根据特殊情况在死刑以下量  相似文献   
42.
论严格限制死刑适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立即废止死刑是一种奢望时 ,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就有了它的现实意义。这表现在对最严重犯罪的范围界定、死缓制度的利用、死刑核准权的收回等诸方面的重新阐释以及最终落实上  相似文献   
43.
凡龙 《党建文汇》2006,(4):42-43
战争结束了,一个纳粹战犯被逮捕并被带到了阿姆斯特丹。军事法庭判处他被烧死。然而,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广场也只能容纳1万人左右,而荷兰的70万男女老幼都想在他被烧死的时候当场诅咒他。一个法官说,战犯应该被绑在一个由火药点燃的木桩上,而这些火药的导火索是从鹿特丹,经德尔夫、海牙、雷登、哈仑……直到阿姆斯特丹。  相似文献   
44.
顾永忠 《法学家》2006,(4):85-93
为使死刑的判处及执行做到万无一失,加强死刑案件的辩护是诸多保障、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首先,在一般诉讼程序中,应当保障死刑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从立案侦查起有权获得律师辩护;建立讯问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或录音录像制度;赋予死刑案件的辩护人介入有关侦查活动的权利;其次,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应当确立并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享有与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审理方式相适应的辩护权;最后要加强对死刑案件辩护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辩护人的执业素质和辩护技能.  相似文献   
45.
法律适用过程中,不仅法官为居中裁判而需要进行法律发现.而且当事人及其律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亦需要进行法律发现。因为,法官的法律发现会存在知识、能力、认识的局限,而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后,就具体个案提出的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作为律师法律发现的载体,对于弥补和完善法官法律发现的缺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事实上,众多的律师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能够说服法官并得到法官的采纳,便是例证。虽然法官和律师所处的立场、所代表的利益不尽相同,但都应遵循共同的法律发现规则。目前,对法律发现的研究大多由法官来推动和开展。律师作为最经常与法律发现打交道的职业群体之一,亦很有必要重视和研究法律发现理论,以共同推进法治实践。所谓法律发现:是指发现处理案件的法律依据的活  相似文献   
46.
尹晓敏 《行政与法》2003,(10):121-123
行政资讯公开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是对作为行政资讯公开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资讯公开的适用例外所作的一项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行政资讯公开适用例外的确立根由、范围及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47.
剽客     
剽客就是“文抄公”!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特别是文字产品。在我看来,剽客该死,最好弄一两个来杀头,以此震慑天下诸“剽”,因为我深受其害。但这不可能,法律规定,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的可以判死刑,并没有说剽窃他人文章数字较多的可以判死刑,所以剽客才越来越多。大凡爱写点东西在报刊上发表的人,都遇到过剽客。处理被“剽”的事,大概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不理他,就当不知道,犯不上和这种没素质的东西计较;如果你还有点时间,也愿意玩一把“抓剽”游戏,反正又不交注册报名费,闲着也是闲着,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找到对方地址,落实对方身份,联…  相似文献   
48.
国际私法规则层面关于国际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即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 ,适用与当事人或交易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适用消费者惯常居所地法 ,适用强制性规则等。同时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又给国际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9.
涉外侵权行为之债法律适用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世纪以来 ,在国际私法中 ,侵权法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课题 ,涉外侵权行为一般只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进入 2 0世纪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国际交通和运输行业的日益发达 ,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已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 ,许多新的规则应运而生 ,侵权法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个传统领域 ,正以最活跃的势头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0.
康健  赵勤 《中国律师》2003,(1):33-34
笔者在执业过程中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A有一方古砚,应B之请借其赏玩,由于B本身也是书法爱好者,A允许B在妥为保护古砚的情况下使用,该砚长期由B占有。在此期间,B一直将该古砚放在自己的书房,B的访客因而认为该砚台是B的,B亦未向任何人说明其与A的关系。某日,B之子告知B自己身负巨额债务。为帮其子还债,B将自己收藏的古董出卖一空,但仍未能将钱凑足。为偿债,B将A委托其保管的古砚卖给C,C对AB之间的委托并不知情。A发现此事后向C追讨未果,因此提起诉讼。本案事实清楚,双方对此亦无异议,但问题产生在适用法律方面: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