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2267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中国减灾》2012,(1):1-1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虽然看起来不够明显,也似乎不那么立竿见影,但也不应将之完全忽视。20世纪80年代,83岁高龄的日本农学博士远山正瑛不远千里,扎根中国的八大沙漠之一库布齐腹地——恩格贝,每天种树10小时,一直种到97岁。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日本有7300名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  相似文献   
82.
2012年3月3—9日,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安排的赴孟加拉国社区减灾工作考察之机,笔者实地了解了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工作。中孟两国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亚洲国家,又同为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3.
杨轲 《人民论坛》2012,(28):60-63
调研背景提起"气象",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天气预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这个才与自己有关。其实,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等也都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正逐渐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4.
程晓陶 《中国减灾》2013,(15):26-27
2013年7月10日晚上,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上,主持人白岩松通过电话连线,问笔者认为怎样的预警机制是"比较靠谱和有效的"。这的确是问到了一个要害问题,因为预警在防灾减灾活动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利害攸关、又很难把握的环节。首先,应急响应规模的决策与响应启动的时机,对预警等级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其次,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可以为科学决策与有效响应赢得宝贵的时间,但预警失误导致不当响  相似文献   
85.
《中国减灾》2013,(12):22-23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灾害发生时,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更需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的高低,对于整个国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都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如何在社区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保险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一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7.
救灾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民政工作的传统主业之一,是关系百姓衣食冷暖的民生大事,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救灾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拓展,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模式开展工作,就不能真正与时俱进,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一句空话。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民政局集思广益,积极探索由"机关民政"向"基层民政"转型,把民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把救灾工作的阵地推向农村前沿,设立民政工作站,发挥民政工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88.
加一 《中国减灾》2012,(23):24-27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在2012年接近结束的时刻,回顾十年来的"减灾文化"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89.
《中国减灾》2012,(9):1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减灾委员会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下发通知,就做好2012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明确中央层面主要活动分工方案,确定主要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90.
《中国减灾》2012,(7):61-61
2012年6月20日14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湖北省近期严重旱灾给受灾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