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4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5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politicisation of Greece’s tax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post-2010 bailout agreements in light of three alternative models of domestic change. It shows that one model (external incentives model that is based on power asymmetry) account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but not how far the reform ended up going.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second model (social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genuine programme ownership and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third model (lesson-drawing) is limited to the diagnosis of the problem. The final outcome was unintentionally shaped by key choices made by Greek governments in line with the literature on conditionality.  相似文献   
72.
ABSTRAC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ternal pressure and domestic learning through a case-study of Greek budgetary and fiscal management reform. Pre-crisis, budgetary management inadequacies were not efficiently addressed, mainly due to lack of awareness of problems, a low uncertainty environment and a strong political propensity to maintain discretionary us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contrast, crisis-era bailout conditionality represented a drastic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uncertainty and encouraging domestic openness to reform. The fiscal governance framework was significantly transformed, to a point of paradigm change. While there is no doubt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external pressure,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certain aspects that point to a domestic learning process, though variab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73.
《若干解释》第 57条第 2款确立的行政诉讼确认无效判决制度在以下方面值得讨论 :第一 ,确认对象。确认无效判决须以业已成立的行政行为为对象 ,确认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 ;第二 ,与判决撤销的关系。一般应当作模糊处理 ,只有当原告要求宣告无效或者在常规诉讼时限之外起诉时 ,法院才有必要严格区分“无效”与“可撤销” ;第三 ,举证责任。“无效”的举证责任 ,应当由原告承担。  相似文献   
74.
论行政执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从“管理”到“执法”的转变是我国二十多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从几千年的人治逐步走向法治的标志。行政的“执法”性质和“依法”特征是由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行政执法”的实质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要有法律根据 ,受法律规范制约。行政执法改革不仅涉及执法方式、方法 ,而且涉及执法体制、范围、目标及执法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 ,是整个执法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75.
韩国行政规制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行政规制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李秀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陈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相似文献   
76.
要当好公安机关的"一把手",就应该把握好"高与低、虚与实、新与旧"三对关系,并努力在知与行上下功夫,在"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知与行的水平.  相似文献   
77.
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各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约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司法权监督制约行政权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立法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然而,我国现行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只是间接的、附带的和有限的司法审查,并不适应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法律规范、组织体制、制度程序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予以健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8.
目前学界对职权立法涵义多有误解,对我国有无职权立法也存在明显的分歧。依笔者所见,职权立法应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据其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的职权,根据法律和其它上位法的规定精神,对其行政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执行性行政法规或规章。职权立法不同于授权立法。职权立法在法制建设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79.
行政复议法的审查方式分为书面审查和非书面审查两种审查方式,不同的行政复议审查方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关键性规则和隐藏在其背后的目的要求。行政复议审查方式的选择不仅受制于行政复议的目标定位、复议案件本身性质这些内部因素,而且还受制于行政复议在整个权利救济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当事人的真实诉求这些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80.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系着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政放权",通过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的现状,即行政审批权限设置不够明确、行政审批程序运行不够科学、行政审批缺乏有力监督,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项措施:完善立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