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8篇
法律   2073篇
中国共产党   260篇
中国政治   630篇
政治理论   158篇
综合类   52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试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和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根据一个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识别、预测和评价的过程。虽然我国目前建立了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重要的是大量专家和政治动机的缺乏。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策略来减少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提高它的有效性。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和战略环境评价相结合,并且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从而真正做到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出现而孕育出的精神性副产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极为重大。其症状学特征同药物性依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经有关调查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近10%~15%的受害率。其形成机制集中在内在需求、人格特征和社会人际环境三种因素上。从外在刺激作用上,由IT技术所决定了的网络结构形式和网络传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网络成瘾的三大诱因。鉴于研究的初步性,研究仅从网络依赖的症状学角度来分析,同时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3.
浅谈网络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形态犯罪 ,可以定义为行为人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其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与现实犯罪的交织性、随机突发性、隐蔽性、跨国性等特点。面对网络犯罪 ,综合法律界、科技界、计算机软硬性编制、生产部门、政府与国家乃至国际间的全方位的共同努力 ,共同防范、可能比单纯的打击更有效。将网络犯罪治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非形式逻辑的合法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形式逻辑是大学逻辑课程回应现实生活需求而产生的论辩或论证的逻辑。非形式逻辑合法性的理论辩护在佩雷尔曼、图尔敏和汉布林等哲学家的论著中找到了理论先知。非形式逻辑为关注和研究实际论证的重要的逻辑特性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85.
我国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桂银 《前沿》2005,(12):119-124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专利积累,不断遭受外企的知识产权诉讼,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经验,不敢应诉,遭受更大损失.关于如何推进知识产权战略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注重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产业政策上要强化知识产权导向,企业要重视自主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在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面前要敢于应诉.  相似文献   
86.
知识     
手机辐射损害DNA添新证;一次性筷子可能是杀手;怎样摆脱办公室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87.
DNA数据库质量控制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市建立DNA数据库的经验,对DNA数据库建设中有关样本采集,检验及分型方法、 过程及DNA数据入库条件,盲测方法等环节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为建立高质量DNA数据 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时事资料手册》2005,(3):108-108
欧洲7国科学家发现了手机电磁辐射会破坏实验室中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新证据。这些科学家发现,当人体细胞受到辐射强度在每千克0.3瓦特~2瓦特的电磁波干扰时,单个DNA片断就会断裂。辐射越强,接触辐射时间越长,人体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就越大。研究人员指出,这种DNA损害可能会导致癌症。现有手机的辐射强度为每千克0.5瓦特~1瓦特,与上述这个区域有很大的重叠。  相似文献   
89.
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帅宝强  杨心灵 《求实》2005,(5):18-21
建立健全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至关重要。这一体系的建立健全必须着力解决好考评什么、由谁来考评、怎么考评、考评结果如何运用等四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0.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