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公共政策创新与政策生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而开展的有价值的政府行为,但政策创新的“价值”必须置于政策生态的框架下进行衡量。在政策生态视野下,政策创新研究有变量分析、过程模型、主题分析和限度分析四个角度。本文着重从主题上阐释了公共政策创新包含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手段和政策过程创新四个方面,进而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政策生态下,公共政策创新应有三个限度: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和均衡健全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2.
诉讼时效的功能在于保障第三人对债务人信用的合理期待,这是诉讼时效的制度基础.通过物权法定和公示公信原则,任何人的物权性财产信息处于透明状态,使第三人不至于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错误判断.这决定了没有必要设置诉讼时效制度,对物上请求权的行使加以限制.返还财产之外的其他物上请求权没有财产内容,更没有适用诉讼时效的必要.即使法律强行规定诉讼时效适用于物上请求权,诉讼时效也会被当事人的私力救济所消解,物上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缺乏客观可能.无论在必要性还是可能性方面,物上请求权均不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23.
特殊防卫权是1997年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作用。但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在特殊防卫权构成要件的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24.
举证时效制度的设立,是实现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又是追求诉讼效 益的应有之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立法都对举证时效问题作了具体的要求。 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举证时效制度或相关的制度,导致了诉讼效率低下,当事人讼累 增加,法院权威受损。因此,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举证时效制度势在必行,设立此 制度的主要障碍不在于立法技术,而在于对诉讼价值的认识,在于现代的以程序正义 为诉讼目的、以追求法律真实为诉讼目标的诉讼价值观的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25.
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在WTO法中应如何合理界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赌博”案裁决的终结,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的关系问题备受关注。WTO法对成员方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措施存在不同约束,但对相关条款如何辨别和适用于两类不同措施缺乏明确的规定。在GATT项下,由于关于第3条注释的存在,GATT第3条与第11条相互排斥,且第3条优先适用。在GATS项下,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既有区分,也存在适用中的重合,为此需要对第16条中的市场准入的限制措施从严界定,以避免该规定侵占WTO原本为成员方所保留的国内规制自由的领地。  相似文献   
26.
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研究有理论价值 ,也有实际意义。我国《民法通则》对此的笼统规定 ,更使该问题的争论增加。从民事权利种类体系出发 ,结合各类型权利的特质分析 ,诉讼时效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及其救济权。  相似文献   
27.
One of the least understood issues concerning interwar Britain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foreign and defence policy. And what is true generally of these crucial elements of interwar British statecraft is doubly so for perhaps their most nettled subset: disarmament. Public opinion polling did not begin in Britain till 1937; yet in 1932-34, when Britain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League of Nations-sponsored World Disarmament Conference, government ministers and their civil service and armed forces advisors sought to produce policy for this conference that would balance between limiting the national armoury and protecting national and Imperial security. Their reading of public opinion was crucial; but so, too, was the reading that the opposition parties and extra-parliamentary interest groups did and the subsequent pressures that they brought to bear on the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offers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using the national press as a means both of assessing public attitudes and of connecting the public debate over disarmament policy with policymaking within the British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28.
现行刑法的走私制毒物品罪是从先前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承继而来,较之先前的立法作了较大的改善。但遗憾的是,它仍然在罪名、罪状以及刑罚的设置上留有一些立法的缺陷,而学界对此鲜有论述。不完善的刑法规定只是我们注释刑法学的出发点,但它不应成为科学的理论刑法学研究的归宿。  相似文献   
29.
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翔 《法学论坛》2005,20(1):24-27
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权利的限制是各国宪法之通例 ,“公共利益”和“法律保留”分别构成了限制基本权利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对于公共利益和基本权利的关系 ,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即“外在限制说”和“内在限制说”。“内在限制说”的危险性较之“外在限制说”为小 ,但其可能提供的权利保障范围也小于“外在限制说”。而且 ,“内在限制说”有着为严谨的法学学理所不能容纳的逻辑问题。故而 ,可以采纳的学说仍然是“外在限制说” ,但是必须通过确定一定理念与规则去消除其危险性 ,也就是对“公共利益”作出严格的限制 ,对“权利的限制”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30.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在外部关系上体现优先适用原则,即船舶优先权、船舶抵押权、船舶碰撞以及船舶扣押制度等都不影响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优先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在内部关系上体现优先适用原则,除并行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责任限制制度外,所有其他责任限制制度,要么受制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要么共享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限额,而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并行的责任限制制度,则互不影响,不存在优先适用的问题,即在同一事故中,可能并存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几个责任限制的限额,如海事赔偿责任的限额、油污损害赔偿的限额、有毒有害物质赔偿的限额。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主体相对于自身关系的相对人来说,其权利属性不是抗辩权,也不是请求权,而是形成权的特殊类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主体相对于自身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的相对人来说,其权利属性仍然是形成权的特殊类型,称之为"海事优位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