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10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Liu Z  Wu W  Zhou Y 《法医学杂志》1998,14(1):16-17
探讨人体组织ABO血型检测方法。对已知ABO血型尸体的不同组织,用红细胞粘连试验、吸收—抑制试验和吸收-解离试验进行ABO血型测定。12例尸体的16种组织中均检出与尸体血痕相同的ABH物质。对不同温度保存的组织块进行ABH物质检测的结果显示,4℃保存的组织ABH物质的检出时间长于室温,空腔脏器的检出时间短于实质脏器。三种方法中,红细胞粘连试验简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单位,吸收-抑制试验用于组织块的测定时优于吸收-解高试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血管软化丸对miR-17-5p及其下游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lisin/kexin type 9,PCSK9)/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揭示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实验:通过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构建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细胞分为4组:模型组、miR-17-5p抑制剂组、血管软化丸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和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干预后检测各组细胞活性以及细胞miR-17-5p、VLDLR和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动物实验: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miR-17-5p抑制剂组、血管软化丸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干预8周后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小鼠主动脉miR-17-5p、VLDLR和PCSK9表达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细胞实验:与模型组比较,miR-17-5p抑制剂组,血管软化丸高、低剂量含药血清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的miR-17-5p和VLDL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动物实验:与模型组比较,miR-17-5p抑制剂组和血管软化丸高、低剂量组外周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miR-17-5p和VLDLR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CSK9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管径厚薄不均匀,内膜不光滑,管腔内可见明显AS斑块形成,斑块内可见浅染无定形物和钙化颗粒物,部分AS斑块截面积大于主动脉截面积。miR-17-5p抑制剂组和血管软化丸高、低剂量组AS病变程度明显较模型组减轻。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介绍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条件及应用范围,可望为法医毒物鉴定增加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为法医毒理研究提供一项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不同饲养层和培养基以及细胞因子进行筛选,比较了各种培养基和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传代时间和增殖细胞比例的影响,选择最佳分离条件,建立了新生猪胰腺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体系。结果显示,以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L-DMEM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能快速增殖,多突起、多角形、小圆形、长梭形4种类型干细胞的增殖比例适中,而且各种类型的细胞都能长期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槲皮素(Que)对己烯雌酚(DES)诱导的体外培养仓鼠睾丸生精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生精细胞分别用DES和不同浓度(10、20、3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精细胞的生长状况,用MTT法测定生精细胞的存活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显示,Que显著抑制了DES引起的生精细胞损伤,除低剂量组差异不显著外,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1);Que显著提高了培养液中SOD的活性和细胞中GSH-Px的含量(P0.01)。说明槲皮素可有效对抗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弱DES导致的生精细胞损伤,提示Que是缓解环境雌激素生殖毒性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36.
对口蹄疫病毒(FMDV)A/WH/09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FMDV A/WH/09株P1基因长2 208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6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6bp,编码212个氨基酸;VP2长654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63bp,编码221个氨基酸;VP4长255bp,编码85个氨基酸。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预测其B细胞的抗原表位分布。结果表明,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抗原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与已鉴定的B细胞抗原表位相比,本试验所用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表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为寻找一种经济、可重复的鸭心肌细胞最适培养技术,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樱桃谷鸭心肌细胞,并对培养条件和生长特性进行摸索。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培养细胞的活性,用HE染色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形态,并用抗α-acti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培养的心肌细胞。结果表明,通过差速贴壁法分离的心肌细胞在前3代可观察到节律性搏动,α-actin染色阳性,心肌细胞数量较大,活力高,形态呈梭形、星形和多角形。证实,通过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到的鸭心肌细胞,可连续传代至12代,细胞纯度及数量能满足心肌细胞研究的需要,为一种可行的鸭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为了有效提高猪圆环病毒2型(PCV2)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效价,采用有限稀释法将PK15细胞进行克隆,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筛选对PCV2敏感的克隆细胞.结果表明,通过克隆后获得1株对PCV2高度易感的细胞PK15-B1,该细胞接种PCV2后培养3 d,病毒的TCID50达10-7.0/mL,病毒效价和生产速度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39.
为了分离培养牦牛子宫内膜细胞,并探讨不同浓度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分离和差速消化纯化的方法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绘制生长曲线,最后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和孕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1g/L胶原酶消化1h,500r/min离心10min,经2代差速消化纯化获得的上皮细胞的纯度为96%,基质细胞的纯度为93%;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均能促进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增殖,孕酮可促进基质细胞的增殖,但对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和孕酮共同作用均能显著促进基质细胞增殖,而对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随混合液中孕酮浓度的增加由促进转为抑制。本研究获得了高纯度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证实雌激素能促进2种细胞的增殖,孕激素能促进基质细胞的增殖但抑制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0.
This study presents a series of 16 carriers of hemoglobin S (HbS) who died during various circumstances. Many of the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mild to moderate exertion. The onset and/or duration of symptoms varied from a few minutes to several hours with many displaying a prolonged lucid interval with stable vital signs. Despite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sickle cell trait-related micro-occlusive crisis was never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everal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sudden death. In those deaths which were delayed, high anion gap and un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were typical and were not heat related. Also characteristic were large increases in creatine kin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ong with myoglobinemia. Although the antemortem diagnosis of rhabdomyolysis was made, the underlying cause was never deduced by the clinicians. The sickling found at autopsy is not always a postmortem artifact, and in the right circumstances can be diagno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