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2篇
法律   696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281篇
综合类   9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认为越南社会民俗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明显受到中国民俗的影响;二是浓厚的越南民族特色的特征;三是多元文化的民间习俗。越南本土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改造与异化是造成其民俗社会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发展出了专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当前青少年情绪普遍存在精神疾患增多、自我概念低落、缺乏自我控制等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个体发展障碍、家庭与社区变迁、朋辈亚文化与学校、大众传媒以及社会转型等多方面的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个案、团体、学校与社区以及社会政策的综合处遇,是解决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政府创新:社会资本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理论是研究政府与公民、民主与信任等之间关系的一种新范式。布迪厄从微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资源集合;科尔曼从中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社会结构;帕特南从宏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价值规范。从本质上讲,政府创新是一个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内在的结构性关联。社会资本是政府创新的基本变量,其中的信任因素是政府创新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支持信念因素是政府创新的基本条件,参与网络因素是政府创新的重要基础。在社会资本视角下进行政府创新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实现传统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支持公民参与网络建设,培育公共精神和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第三部门力量,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增强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104.
三方互动: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可以采取4种策略:约束“掠夺之手”、减少公共品的供给、将危机转嫁给不具流动性的要素、树立壁垒干预市场。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应当避免地方政府采用第3、4种策略。为限制地方政府树立壁垒干预市场,从中央层面来看,需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行以公平为基础的政策、制度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从地方层面来看,需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地方公共财政建设,构建地方特色;从社会层面来看,为限制地方政府转嫁竞争危机,需要充分发挥居民在地方政府间竞争中的裁决作用,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以及发挥第三部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5.
治安管理客体是治安管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治安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但学术界对治安管理客体的概念一直没有取得共识,表述各异,比较典型的有“对象说”、“影响因素说”和“社会关系说”等,这表明治安管理客体尚未被准确定位。基于“权益”来界定治安管理客体的概念,即治安管理客体为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规范、调整和保护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治安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又有利于公安机关正确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一些治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构建的道德基础是制度伦理,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民主宪政是中国自清末立宪运动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目标;而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这两大目标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了和谐社会,才能为我国的民主宪政的孕育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实现民主宪政,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健康发展。民主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须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刻。中国改革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却日益严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公正制度,治理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在当前中国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9.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既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失业等负面影响,由此而导致一部分人被沉淀下来,构成了新的社会分层结构中的最底层。该阶层中的绝大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上,被剥夺感强,部分人甚至有较强的反社会心理,他们往往会成为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潜在力量,一旦受有组织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或黑社会犯罪人员的引导便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除了对黑社会犯罪进行直接打击之外,还应当从社会方面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0.
人民法院改革势在必行,而审判方式改革则是法院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要在全国法院系统内推行审判长选任制度,改变目前审判工作的行政管理模式,以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审判长选任制的基本内容,分析确定审判长选任制的价值定位,剖析实践中审判长选任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肯定了在我国实行审判长选任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