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48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89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55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王歌雅 《北方法学》2011,5(6):62-72
无论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均存在着性别排挤与平等追求的博奕。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文明之后,这种博奕集中表现为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和男性家庭责任承担的博奕。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在公共领域直接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在私人领域则直接表现为男性家庭责任的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于女性劳动权益的救济——强化男女平等精神,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劳动保障意识、强化社会监管体系。男性家庭责任的承担在于女性家庭权益的救济——强化社会性别意识、强化性别平等观念、强化发展资源共享。当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与男性家庭责任承担紧密共融、相互促进之时,就是男女两性的实质平等和男女两性的充分解放之时。  相似文献   
922.
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也是对大学生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但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倾向凸显.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教育和实践使大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  相似文献   
923.
李媛 《现代法学》2022,(1):62-78
当下“饭圈”呈现出频繁投诉与举报、非理性消费、数据造假以及组织性的行为失范现象。“饭圈”负面行为的产生与资方控制及平台打榜的主导、艺人与“饭圈”组织者的推动、粉丝的参与及沉浸密切相关。“饭圈”的负面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须进行综合治理。应合理设置平台的内容管理义务、调整刑法对巨额逃税的处罚规则、完善网络举报制度、明确艺人及经纪公司或工作室对粉丝的引导义务。此外,应区分“饭圈”组织者雇主责任、教唆及帮助侵权规则的适用、赋予粉丝组织民事主体身份、家庭内部弘扬优良家风。  相似文献   
924.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生成逻辑包括“对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的矫正纠偏”和“对环境问责制度的弥补与强化”。前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运行程序下产生的动员压力一起指向“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特征;后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组织架构下产生的问责压力一起指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特征。但从长远来看,在法治思维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存在“行政权力过度依赖与长效机制缺位”“多元治理乏力”的弊端和困境。元治理通过对自组织的组织和对治理的治理,既倡导多元治理主体的依存与合作,又强调国家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留了政府的影响力。这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所践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逻辑具有契合性。其对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中的法治进程推进、政府角色重塑、治理模式协调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925.
This article will argue that the legal idea of the monster offers to inform contemporary thinking in relation to outsiders. Drawing on the work of Foucault it will be contended that the process, whereby at least some human beings are positioned as outsiders, is structured like a monster. That is to say, at least some constructions or representations of human difference, both legal and non-legal, are informed by the monster category. The article will think through and unpack Foucault’s the idea of the monster, and his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monster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the article will identify two contemporary figures that bear the legacy of this legal category. These are the figures of Foucault’s abnormal individual and the human/animal hybrid of genetic medicine, figures that can neither be reduced to products of law or disentangled from its domain. An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mplate of the monster in understanding these contemporary figures points to its relevance to legal scholarship within fields such as gender, sexuality and race, and bioethics respectively.
Andrew N. SharpeEmail:
  相似文献   
926.
雇主对职场中发生的性骚扰行为承担责任的性质,存在着替代责任说和自己责任说两种相对立的观点。解决职场性骚扰情况下雇主责任的承担有两种路径:侵权责任法和劳动法。通过侵权责任法解决职场性骚扰的责任,雇主承担对自己安全保障义务违反的不作为责任,属于过错责任,自己责任。在劳动社会保障法领域,雇主承担对劳动者保护的法定义务,应该提供给劳动者较好的工作环境,如果雇员违反法定义务致使雇员受到损害,雇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法定义务承担的后果,其实质仍然是一种自己责任。  相似文献   
927.
吴东燕 《政法论丛》2012,(2):116-123
公司社会责任在本质上不是个严谨的法学术语,而应隶属社会学范畴,与个人社会责任相呼应,内容包括对于股东之外的、与公司密切相关的主体的社会性义务承担。公司社会责任的有无与公司本质的认定密切相关,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应维持公司的营利性本质,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须在不违营利性的框架内运转。结合对公司社会责任规制的比较法考察,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制问题的合理进路是外部引导督促与内部优化改善相结合,促使公司在接纳社会责任思想的前提下主动承担社会性的义务。  相似文献   
928.
近几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整个社会包括法学界的普遍关注。政府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监管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但现行法律中对政府的监管责任的规定却十分不到位,存在重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法律责任,轻政府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对政府监管责任规定概括、缺乏可操作性、不全面以及无相关责任追究程序等问题。为此,必须完善食品安全中的政府监管法律责任,从归责原则到具体法条的设定,都应做到科学、具体、行之有效,使政府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29.
伍洲 《行政与法》2012,(7):121-124
苹果公司供应商联建科技使用有毒化学原料正己烷导致百名员工中毒的案例引出一个法律难题——间接职业伤害主体的责任问题。本文从"毒苹果"事件提出的法律问题、职业伤害间接责任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以及间接责任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职业伤害间接主体应承担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间接责任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应从企业自身监督、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及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30.
《Criminal justice ethics》2012,31(3):233-261
Abstract

As non-state actors, PMSCs are not embraced by traditional state-dominated doctrines of international law. However, international law has itself failed to keep pace with the evolution of states and state-based actors, to which strong Westphalian notions of sovereignty are no longer applicable.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structural inadequacies stand in the way of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of PMSCs, rather than defects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 per se. By analyzing understandings of legal responsibility, where such structural issues come to the fore, it is argued that,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resolve the essentially ideological dispute about the inherent functions of a state, regulatory regimes should focus on the positive obligations of states and PMSC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Applying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current and proposed regulatory regimes are evaluated and their shortcomings revea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