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1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的消化道进行嗜银性染色,观察了其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基本形态。结果显示,在中国黄羽鹌鹑的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发现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且分布密度呈现波浪形,在腺胃和直肠中最高,盲肠中最低。雌雄之间同一部位嗜银细胞数量比较只有十二指肠部差异显著。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肠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肠固有膜中,盲肠和腺胃中发现有嗜银细胞分布在结缔组织中。嗜银细胞的形态有梭形、椭圆形、锥形和圆形,还有一些为不规则形状。其中锥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腺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推测嗜银细胞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热胁迫对奶牛组织形态和机能的影响,对热胁迫奶公犊肝、脾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分析了HSP70在肝、脾的表达特征,并进行了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观察。结果表明:在25℃常温状态下,奶牛肝、脾结构基本一致;脾组织内淋巴小结界限较大,红髓、白髓结构完整性较好,边缘被膜平整,淋巴小结内的淋巴细胞排列较致密。在不同热胁迫下,各组奶牛肝、脾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肝、脾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随热胁迫后不同时间点而有所不同。热应激奶牛组织中HSP70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波动变化,与同期各组织细胞所呈现的病理损伤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提示HSP70含量可作为判定组织应激损伤的标志之一。热胁迫对奶牛器官组织的影响是逐渐加重的过程,呈现部分淋巴细胞从凋亡到坏死的病理学变化过程。不同高温热胁迫均可造成肝、脾结构及其细胞的损伤,温度越高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103.
为建立一种稳定、方便地获得较高纯度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方法,为后续的细胞转染和RNA干扰试验提供细胞学基础,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滋养层细胞,消化差速法纯化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PCR技术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显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形态,呈片状铺展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滋养层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存活率超过95%,细胞活力良好。常规RT-PCR技术可扩增出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特有的干扰素蛋白-1基因片段。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为本实验室后续的体外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磁珠直接吸附法对人体尿液、唾液、血液3种体态生物检材中的游离DNA进行提取检验,为法医物证中游离DNA的研究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种生物检材采取离心吸取上清液的方法分离游离DNA,然后采用磁珠直接吸附法进行提取纯化,Identifiler-Plus试剂盒进行复合扩增后常规STR检测。结果在3种检材中均检出了游离DNA,其中血液中游离DNA检出率为100%,唾液为90%,尿液为70%。结论人体体态生物检材中存在游离DNA,同时磁珠直接吸附法可高效、快捷的提取生物检材中的游离DNA。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考察白坚木碱二聚体(10-dehydroxyl-12-demethoxy-conophylline,wtdr-11)在人类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和转运机制.方法 建立Caco-2单层细胞完整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  相似文献   
106.
Around the country some teenagers are using their cell phones to distribute nude or seminude pictures of themselves through text messages. An alarming number of these teenagers who are caught possessing or distributing the pictures face criminal charges as a child pornographer. Some face the possibility of jail time; others must register as a sex offender. Such harsh punishments are the product of laws that have not caught up with technology's advancements. This Note suggests that child pornography laws be restructured to include a category for juvenile “sexters” so these teenagers are not prosecuted as adults or forced to register as sex offenders. The laws should recogniz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exters and provid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suited to respond to the level of risk each sexter presents.  相似文献   
107.
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随死亡时间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7只家兔死后48h内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情况。结果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彗星现象,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于兔死后6h开始逐渐增加。死后6~1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增加缓慢,死后24~36h出现率上升较快;死后36~4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上升缓慢,但仍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M185.4%),其回归方程为y=-0.0096x2+2.4548x+5.7964,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R2=0.9743)。结论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彗星样细胞出现率随死亡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取心室肌以差速贴壁法原代培养心室肌细胞。培养第6天,制成密度为2×105个细胞/mL的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乌头碱混合液至终浓度为0.1、0.5、1、2μmol/L,染毒30m in;采用彗星电泳技术及CASP分析软件,检测不同浓度乌头碱染毒后心室肌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心肌细胞被不同浓度乌头碱染毒后,尾部DNA含量、彗尾长度、尾矩、O live尾矩均随乌头碱浓度增加而升高,头部DNA含量则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头碱染毒剂量越大,心肌细胞DNA损伤越严重。结论乌头碱染毒引起细胞DNA断裂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推测细胞DNA损伤是乌头碱毒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新藤黄酸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检测新藤黄酸对卵巢癌A278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fluo-3AM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新藤黄酸对A2780细胞钙离子水平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凋亡率,采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藤黄酸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Annexin 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藤黄酸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新藤黄酸对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fluo-3AM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各浓度新藤黄酸均能升高A2780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新藤黄酸能阻滞A2780细胞于G0/G1期;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加,A2780细胞凋亡率呈现增高的趋势;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新藤黄酸可以促进凋亡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新藤黄酸具有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The policy debate over embryonic stem cell (ESC)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government ought to provide resources for that research.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strategic use of network positions to mobilize an effective coordination system for lifting the moratorium on funding of ESC unde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since March 2009. By identifying pattern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members in a network of embedded ties, we can explore the major actors who play the role of brokers or entrepreneurs in stem cell research funding policy unde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For that, this article utiliz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G&F brokerage roles framework to identify key brokers in facilitating coordination among various members engaged in funding human stem cell research in the governance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