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9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3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5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尹力  王永红 《时代法学》2008,6(1):71-76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一块基石。但是在合同相对性的本质中,就已经孕育了革命的种子——第三人。20世纪以来,经济的复杂化和交易的日趋频繁。使得这粒种子茁壮成长,并突破了它的内核,因此,应当承认革命者的地位,重新界定合同相对性的内核,建立第三人制度,平衡第三人与合同当事人利益。  相似文献   
122.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个体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文章结合心理契约的特点和高校教师的特点,分析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因素,提出了在文化、招聘、愿景、培训、激励等管理方面防范心理契约违背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igrant family in postwar Australia. The Commonwealth government’s two-year work contract schem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initial settlement experience of displaced persons (DPs)—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family separation that the contract enforced. Family reunification was afforded in accordance with an occasionally callous and pragmatic concern for maintaining a directable pool of labour. In this regard, the scheme and the available hostels and centres, while extensive in their bureaucracy and administrative reach, were woefully unprepared for the needs and wants of DPs, specifically the need for family unity during the initial settlement process. In drawing on archival sourc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bureaucratic practices, and responses to DP resistance and dismay in the face of family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24.
于健龙 《时代法学》2012,10(2):82-90,119
本文所称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争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外商在中国境内直接投资签署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及其变更的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也包括外资并购合同法律效力产生之争议,还包括外商投资中企境外企业所签署的合同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本文意图通过对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这些争议的方法,以供业内人士、仲裁员、律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5.
我国《合同法》第 30 8条赋予托运人单方变更、解除合同的权利 ,但该规定过于原则、简单 ,应从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义务的主体等方面予以明确、完善。  相似文献   
126.
虽然我国目前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学者仍可探讨“将来”需要时,该机构的设置模式。根据我国国情,这一机构放在最高法院内较为合适,或设一个宪法庭,进行专门审查;或不设宪法庭,由各审判庭做附带性审查,但需辅之以宪法咨询;或就违宪审查案件组成特别陪审庭,陪审员可在学术性的宪法委员会成员以及社团代表或普通民众中产生。  相似文献   
127.
在诉讼中存在三种追加诉讼主体的情形,其中原被告都有权要求追加诉讼主体,但是追加诉讼主体是有一些条件限制的,即该追加主体必须符合诉讼主体的资格要求。笔者以案释法,说明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监督关系,严格依法办案是正确解决司法实践中合同纠纷案件诉讼主体追加问题的关键,也有助于我国法治体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8.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把工资与人工成本、工资集体协商主体与工资集体协商主体代表或代表组织、集体合同与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相混同。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29.
朱广新 《法律科学》2012,(2):130-140
按规定用途、规划条件及动工期限利用土地,并非根源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私法义务,而实质上是土地使用权人所负公法义务进入私法领域后的一种变脸。因此,不能纯粹以私法思维解释违约行使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后果。当土地使用者违约行使权利时,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并视违约或违法情况,采取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并可施以罚款。如果穷尽适当的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仍不能制止违法用地行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私法方式解除出让合同,终止土地使用权,并要求土地使用者支付惩罚性违约金或赔偿金。  相似文献   
130.
社会契约理论是由自然法学派所提出来的一种国家学说 ,但是它却具有超越于国家学说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因为它涉及到国家政府权力的合法性以及权力与权利等深层次宪政理论问题 ,并且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人权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