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9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2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对著作权法作了重大修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增设了著作权转让制度。文章从该法第10条出发,分析了我国著作权转让制度的确立,通过与类似制度比较,阐述了著作权转让制度的特征,并对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著作权卖断、作者与受让人的关系予以讨论,为该制度的完善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2.
论高校学报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及其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著作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校学报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具有双重结构,即汇编作品著作权和版式设计权的有机结合。学报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不同,其权利归属也不同。由于高校学报的特殊管理体制,学报整体性汇编作品著作权归于其主办高校;作为事实汇编人,学报编辑部编辑责任人员依法分享学报汇编作品的署名权;而学报的版式设计归于具有出版者资格的学报编辑部。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相关的立法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3.
网络时代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法的效率和公平价值冲突体现了作者私权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对峙.版权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来维持版权体系中利益格局的动态平衡.数字技术的发展冲击了版权法的利益平衡体系,进而质疑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价值.从经济学和版权法自我发展两个角度分析,网络时代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应该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4.
文章借鉴商标淡化理论,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一定条件下版权人的权利应该让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从而构成作者所谓的版权的淡化.  相似文献   
115.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最基本的权利。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无论是开展数字资源建设,还是提供数字化服务,都离不开复制。复制权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涉及到的著作权问题最多的一种权利。因此,需要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做具体分析,明确什么样的复制是合理使用,什么样的复制是侵权。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6.
With government funding for most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below 60% and falling a major strategic emphasis for universities has been on securing other sources of operating revenue, including commercial opportunities and partnerships. The implication of increasing commercial activities such as non-award and tailored professional programmes, contract research and consultancies within a university environment raises a number of issues in relation to copyrigh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whether the educational provisions (including section 200AB introduced in the 2006 amendments) or the fair dealing provisions within the Copyright Act could be applied if copyright material is reproduced as part of a commercial activity undertaken by a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17.
谷景生 《河北法学》2007,25(9):188-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预报的市场价值越来越突出.中国气象局《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规定,气象预报属于气象科技成果,制作和发布单位对其享有所有权,并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于气象预报是否具有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并没有任何规定,气象预报的权利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分析气象预报的性质的基础上,认为气象预报是一种公共信息,应当及时、广泛、深入、无偿地传播给大众.气象预报不属于包括气象部门在内的任何部门或个人私有,不具有知识产权和其他私权属性.为了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和安全,国家赋予了气象部门垄断发布气象预报的权利,但是没有赋予其垄断传播气象预报的权利.在气象预报的传播环节,无需气象部门的许可或者同意,任何客观且适当的传播行为均不构成对于气象部门的侵权,不应当受到气象部门的限制,特别是不应受到气象行政处罚.尽管《气象法》规定的有关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获取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但气象预报付费与其是否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属于两个独立的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主张气象预报的私权利是气象部门利益膨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8.
It is usually argued that moral rights are severely handicapped by their inconsistent entrenchment in common law and civilian legal system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main trouble with moral rights protection is that the justifica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se rights are riddled with internal inconsistencies generated by the vagaries of copyright exploitation. Harmonising moral rights protection or using moral rights justifications cumulatively may not resolve the theoretical inconsistencies. Copyright protection must therefore be seriously overhauled if moral rights are to be widely perceived as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authors' rights.  相似文献   
119.
加入WTO后 ,我国的著作权保护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为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进行了全面修改 ,以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0.
Bowrey  Kathy 《Law and Critique》2001,12(1):75-98
This article engages in a cultural critique of copyright law. The point is to explain how and why this body of law is culturally exclusive, notwithstanding the claims made by judges and others that the law is culturally open and inclusive. This involves a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law, and of how this nexus has been misrepresented by the courts and in recent writings on the subject. Analysis centres on a discussion of Australian case law involving indigenous claims of communal ownership of copyright and the treatment of technology when it comes to attributing author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