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3篇
  免费   372篇
各国政治   206篇
工人农民   234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8篇
法律   5596篇
中国共产党   471篇
中国政治   1461篇
政治理论   634篇
综合类   44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905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1122篇
  2004年   1064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re has been a dramatic decrease in reported Japanese crime. Adult arrest rates have fallen steadily since the early 1950s and juvenile arrest rates have fallen since the early 1960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rime predicts that crime rates depend upon returns to crime relative to returns in legal pursuits and the certainty and severity of punishment.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o test this theory using Japanese data.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conomic model does not outperform alternative naive models.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increases in returns to legitimate work diminish both adult and juvenile crime. Unemployment affects some adult crimes but has little impact on juvenile crime. The share of the population in poverty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either type of crime. Increases in the certainty of punishment deters adult crime bu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increases in either the certainty or the severity of punishment deter juvenile crime. There is weak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increases in the severity of adult punishments deter crime.  相似文献   
992.
1997年新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立功制度从自首制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刑罚裁量制度,并且建立了初步的立功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使得司法机关在适用立功时有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打击违法犯罪、瓦解及分化犯罪活动、改造罪犯和预防犯罪,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和法制建设,对理论研究也起到了导向作用。然而,立功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刑事法律制度,不说在国外,就是在国内理论界里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门研究的文章不多,在我国单靠刑法典和司法解释的若干规定,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司法实践,为此,笔者特选择这一个话题,来进行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弹性条款是与法官自由裁量权密切相关的,规定了框架性构成要件或者价值元素,需要进行价值填充,可以进行扩大或者限缩解释的法律规范。设置“弹性条款”,无疑可增加公司法弹性适用的空间。但对于新公司法中诸多弹性条款的规定,法官如何进行自由裁量,司法干预的程度和限度又将如何取舍,又是学界应当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依法执政是现代国家政党政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活动方式的变迁而改进。依法执政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要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就必须强化党的依法执政意识,学会用宪法思维执政;要求党的执政活动本身制度化、法律化;要求党在依法执政的实践中逐步强化执政责任制度。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治国方略开始逐步纳入宪政轨道。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执政党依法执政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95.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特征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升 《现代法学》2005,27(2):131-138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新《刑法》增设的一类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其客观方面不仅包括举动犯、结果犯, 而且还应当包括危险犯这一新的犯罪形态。就因果关系而言,笔者不赞成对本类犯罪的认定采取有罪推定的方法,而赞成采取国外的“流行病学”的证明方法,即“根据流行病学的方法去认识某种物质所造成的某种危害的必然性,再加上动物实验数据,并备有其他必然性的补充资料,就可以充分断定因果关系了”。关于本类犯罪的主体,笔者认为国家也可以成为国际环境犯罪的主体。在主观罪过方面,笔者不主张在我国对于此类犯罪引进无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996.
刑法修正案(七)“组织、领导传销罪”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传销活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活动尚未完全纳入法律调控时期出现的一种经济失范现象,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刑法修正案(七)增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这一新的罪名。然而,正是因为两级最高司法机关曾经的司法文件对该种行为有截然相左的意见,所以在刑法修正案(七)明确了该种行为的罪名。那么如何正确适用法律的规定,不仅仅是司法问题,更有必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997.
信息化背景下经济犯罪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  孙祥美  刘国光 《政法学刊》2009,26(1):120-123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网上办公已成为新时代的方向。公安机关也开始了信息化的进程,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应时而需,成立了经侦信息化应用办公室,开始了经侦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如何进一步完善经侦信息化的内容,强化经侦信息的价值,就必须在信息化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经济犯罪预警系统,并充分履行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发挥经侦信息的作用,实现情报导侦,维护广东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998.
鲁世平 《政法学刊》2009,26(3):74-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同时,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都是动态的过程。怎样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重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人们应当更加关注的。本文从“机制”的词源意义出发,认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应当包括法治与德治的内在运行机制、二者相结合的作用互补与协调机制以及人力资源协调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00.
叶旺春 《政法学刊》2009,26(2):24-29
教育、改善犯罪人,是现代刑事政策赋予自由刑的中心使命。自由刑在完成该使命方面存在局限,主要表现为:报应要求与矫正目的的冲突;矫正受到刑种及刑期的制约和限制;监狱也是一所犯罪学校;矫正目的的实现受国家财政投入的限制;监狱的低效。建议根据刑事政策发展的趋势,从立法、司法、执行三方面着手改革我国自由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