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娜 《行政与法》2010,(9):35-37
居民消费状况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健康科学的消费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要保持吉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可以说,扩大内需潜力最大的是农村,但扩大农村内需并不等于单纯地刺激农民多消费,而是要使政策与投资向农村倾斜,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使农民有保障感,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内需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2.
吉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是工业大省、农业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吉林省工业基础好、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在产业结构偏重的情况下,吉林省存在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吉林省要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就要扬长避短地发挥现有优势,一方面要加大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使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3.
文章论述了对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明晰了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是指非为营利目的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且不以支付对价为要件,明确了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调整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产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消费关系。对权利救济制度进行了完善,包括完善损害赔偿制度、建立消费者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24.
消费领域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等不和谐因素,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其根本原因是销售者面临着由功利主义过盛引发的道德危机、诚信缺失问题以及社会责任迷失等问题。为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缓解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要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作用,细化消费法规与政策,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25.
This article offers two readings of The Great Masters of Mexican Folk Art, a travelling exhibition of the Fomento Cultural Banamex, AC's folk art collection that coincided with Citigroup's buyout of Banamex, Mexico's second largest bank. The first, a political economic critique, situates the exhibition within the neoliberal economic reform of the Mexican banking system and the designs of US‐based transnational banks on migrant remittances. The second, a material culture approach, focuses on the exhibitionary strategies employed to incentivise folk art consumption as a mode of cosmopolitan citizenship.  相似文献   
26.
陈刚 《法学研究》2022,44(1):86-103
我国民事执行回转制度一方面因在实践运行中背离民事诉讼法的立法趣旨,出现了“审执合一”的程序构造和可能被执行回转之诉替代之问题;另一方面因生成于传统职权主义诉讼体制,又面临着理论基础和制度构造都需要彻底改造的问题。相较于其他被执行财产事后救济制度,民事执行回转制度对于实现诉讼经济和诉讼迅速的理念,促成纠纷一次性或最大化解决,有着十分明显的制度优势。因此,将民事执行回转制度由职权进行主义运行模式改造成贯彻处分权主义的运行模式,使之在保留原有制度功能及优势的同时,又符合新时代民事诉讼的发展需要,是当下民事强制执行法立法过程中应予充分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具体制度构建上,应将不当得利之债规定为民事执行回转制度的实体法基础,并将其定性为实质诉讼规范;坚持审执分立的程序构造和排除另诉的处理方案;将回转制度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编中,并设立裁判解释程序。  相似文献   
27.
民事诉讼中存在着案件经再审程序审理后并没有及时终结反而进入新一轮审理中的循环诉讼现象。通过分析这种现象的危害指出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立法价值取向失衡和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是诱发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进而提出以建立再审程序一审终局制为重点的解决构想。  相似文献   
28.
通货紧缩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不平衡是形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治理通货紧缩应从优化投资、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出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9.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0.
论城乡消费结构变动的差异及其市场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来城乡消费品市场的二元结构特征。注意到二元消费结构变动对市场的影响,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差异性、质量的稳定性、价格和功能的适宜性、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和技术创新发展,以便适应和引导消费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