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6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仲裁机构法律属性的确定关涉到仲裁机构治理、改革方向选择与中国仲裁制度优化。由于立法未明确仲裁机构法律属性,受政府牵头组建的模式与现行体制限制,仲裁机构继被归类于事业单位后,又被其分类改革裹挟而无所适从,整体"行政化"色彩严重。历史原因与当前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压力叠加,使得仲裁机构面临被"违法改革"的危机。仲裁私法自治的本性决定了仲裁机构的非官方性和独立性,制度竞争促使仲裁机构走向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我国仲裁机构改革应当彻底去行政化,确定公益性非营利法人定位,优化治理结构。仲裁应主要通过行业协会进行自治自律,政府监管需依法适度。融入国际竞争、完善仲裁法治、加强人才培养是未来仲裁发展之关键。  相似文献   
532.
完善我国刑事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鸣剑 《现代法学》2000,22(5):46-49
本文对我国刑事证人作证制度提出了从立法、司法实践、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53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制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淑影  于芳 《桂海论丛》2006,22(2):39-42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阻滞现象,严重影响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向度分析执行阻滞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着重从权力配置、监控制度、沟通机制、意识形态投入等角度探讨解决对策,不啻为克服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34.
关于加强中国热点外交的若干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中国热点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上,中国要从战略高度对热点外交进行定位,具体表现在要从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看待热点外交的战略重要性,要从中国的价值理念与外交政策定位热点外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要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介入和参与的身份与环境要求等角度,对热点问题分类,并建立长效研究机制。在实践方面,中国应通过灵活运用外交基本原则、完善特使制度、增强外交统筹和平衡、加强中美战略对话、加大对伊朗核问题参与力度、创新外援体制、创新公共外交机制,解决当前热点外交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535.
企业化事业单位工会工作重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化事业单位作为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型实体,在我国不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化事业单位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其工会工作对象、重点、内容、方式、途径、领域也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强化建立健全职代会、正确实施监督监管、注意完善劳动合同、加强自身建设与改革等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36.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贯穿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管党、作风兴党、纪律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党的制度建设成效卓著。其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制度建设的纲和魂;推进作风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开篇之作和重要内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党内监督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纪律建设是制度建设的根本途径。党的制度建设的生动实践形成了前瞻性和规划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配套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等十个鲜明特点;彰显了"七个统一"的重要原则,即:坚持政治统领和人民中心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明确责任和狠抓落实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日常监督和长期监督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统一、坚持惩治昏懒庸贪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这对新时代推进制度治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党的治国理政效能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37.
乡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乡村问题的根本性途径,乡村振兴必须以组织振兴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适应新形势,致力于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从改革初期的破旧立新,到党的十四大之后的制度构建,到新世纪之初的不断完善,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在40多年的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纪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