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75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283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8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力观.权力必须服务于人民,必须为人民掌好权;要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要仰角做事,俯首为民;要克已奉公,不谋私利;要经受考验,过好"三关";要体察民情,为民排忧.权力必须受到全方位多种形式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2.
当前“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当事人的积极性,影响到法律的公信力。欲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将其纳入检察监督的体系中,而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案件实行有效监督既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应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象、方式、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3.
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督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它们的完成离不开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顺应了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以德治国方略的实现必将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国家追诉与法律监督的概念、内容、特性的阐述,国家追诉和法律监督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国家追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必须由国家追诉机关兼行.  相似文献   
105.
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衔接非常重要。检察权介入行政执法权的法律定位模糊,两者衔接的机制不完备,检察权内部配置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在共同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检察权中的侦查监督权能够延伸达到与行政执法权相衔接,在明确侦查监督权的法律定位后,完善外部衔接机制,协调内部权力配置,从而使共同打击犯罪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6.
重点论述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体系的制度现状,以基于这一现状所展开法理研究的梳理评价为切入点,以诉讼监督在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活动中的规范效力为出发点,以对法律条文作为一种规范而存在于成文法体系和诉讼活动中所体现的效力属性的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定位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活动作为一种规范在体系中的效力等级,尝试建立一种以法律规范在诉讼体系内进行自我效力定位为核心价值,并通过这种效力等级的区分,以达到对法律监督职能效果有所体现的规范检察学的制度雏形。  相似文献   
107.
田天  刘青 《中国发展》2008,8(1):34-38
该文研究了培育诚信、建设信用经济的渊源及必要性问题;阐述了创新性地在中国全社会探索构筑和建设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检察机关开展综合监督是拓宽诉讼监督途径、创新工作方式、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创新方式。综合监督工作机制的设计应从开展主体、开展途径、开展程序和手段入手,坚持科技强检,以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依法行政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推进,卫生监督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不论从渊源、内涵还是从作用来看,卫生监督都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攸关。因此,提升卫生监督的地位,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1978年以来,中国的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环境参与和环境法律监督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7年国家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後,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正式走向法治化的轨道。目前,无论是从环节上,还是从整体的判断指标上分析,或者从实效上评估,都说明中国的环境法制架构已经基本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要求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法治工作正在完善之中。完善的措施既包括立法完善工作,还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参与和监督环节的体制、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