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女生教育管理是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培养目标、贯彻落实警务化管理、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工作。文章以公安院校女生教育管理现状为切入点,较全面地阐述了政治理论教育、德育和思想教育、环境建设、警务化管理、学习、心理健康等教育管理内容,提出了打造女生综合素质,强化女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阎国忠 《思想战线》2004,30(3):111-116
蔡仪将唯物主义认识论运用于美学,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但蔡仪将美学归之于认识论,将认识归之于单向性的反映,将反映的对象即审美客体归之于种类性或典型,这些论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3.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物权法》加大了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但基本上仍维持了现有政策,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仍嫌不足,在土地征用中,公共利益之目的条款需要进一步解释,而相关的征用程序也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34.
对在婚姻存续期间发生的强制性性行为的评价,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诸多的争议。既有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思辨,也有截然相反的判例。而近乎通说的“婚内强奸”的称谓本身就是以承认该种强制性性行为犯罪化为前提,这种有罪推定的假定既不符合刑法的谦抑和罪刑法定原则,也使得对婚内强制性性行为的其他评价毫无意义。从客观主义立场出发,以文化的视角对该行为进行解析,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违法或犯罪评价,但排除强奸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3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来被看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的逻辑结构与句法意义的分析和对马克思前后思想的比较研究上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的逻辑平台是认识论,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反映论观点。  相似文献   
36.
当今 ,许多学校和机构纷纷在进行题库建设。在运用题库考试的过程中 ,人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理念是绩效考评还是促进发展 ;2 导向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3 建设是渐进式还是跨越式 ;4 实施是便于操作还是追求真实 ;5 操作是纯暗箱式还是半暗箱式。对此反思 ,有利于更好地运用题库进行考试。  相似文献   
37.
“三基”①建设是一项牵涉到公安工作根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组织和全体民警积极投入。结合厦门铁路公安处新建处的特点,提出了围绕“当好领导、精简机关、夯实基层”的全新“三基”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8.
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经司法解释之后涌现出大量的选择性罪名,此举虽属无奈,但毕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有必要剖析其生成的原因或被选择的理由,以及其在客观上存在着哪些价值与不足,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尽可能减少产生选择性罪名的情况下,对那些不得不使用的选择性罪名,也要进行论证和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终结不加限制地使用该罪名的法律历史,让刑法理性的光芒伴随着选择性罪名走完它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39.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但是实践中一直不能解决的“申诉难”、“再审滥”等问题的存在却一再对该原则提出质疑。原因是通常所谓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在民事司法中缺乏现实基础和具体操作性;进一步,真正的“实事求是”要求尊重民事诉讼的独特规律,对生效裁判错误区别对待,而不是机械地“有错必纠”。总之,民事再审制度之改革与完善,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一原则进行重新认识和创新  相似文献   
40.
我国法院目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国外第一审程序所有的三种类型案件,即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三种诉讼标的数额差别很大的案件适用同一种程序,与国际上公认的按照案件的类型设置民事纷争的处理程序的原理发生了明显的冲突。笔者认为,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首先应将目前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按照一定的数额标准一分为三;其次,在基层法院要专门设立简易诉讼法庭、小额诉讼法庭,以防止不同类型案件审理上的混同;最后,简易、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置要有助于人们接近司法,有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