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5篇
  免费   134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966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483篇
政治理论   210篇
综合类   194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民事鉴定决定权 --从重复鉴定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鉴定决定权之归属不明是目前我国现行民事鉴定制度诸多弊端,尤其是重复鉴定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明确民事鉴定决定权的归属也就是改革现行民事鉴定制度的较佳切入点.通过比较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的相关立法和理论,结合诉讼法原理论证,我国的民事鉴定决定权原则上应由法院享有.  相似文献   
992.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1993年修订本 (简称UCP5 0 0 )是国际商会为规范各国跟单信用证业务而颁布的国际惯例 ,较之以前版本有了许多改进 ,但未涉及司法管辖权与准据法 ,不利于维持并增强统一惯例的权威性 ,本文对其改进的特点作了分析 ,并对司法管辖权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此外还对有关信用证修改的问题作了一些浅显的论证。  相似文献   
993.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确立的基础 ,也是劳动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现行法律法规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存在不少不明确的地方 ,致使在实践中引起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这些实践问题研究 ,指出现行规定的一些缺陷 ,并对其修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发展权主体的法哲学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习根 《现代法学》2002,24(1):41-48
发展权主体归宿之争是法学界围绕发展权所展开的全球性争论的一个关键。本文在全面剖析并批评了关于发展权主体的三种不同学术观点后 ,指出发展权的主体既包括国家、民族之类的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但又不应囿于集体主体 ,单个的实在的人更应是发展权的首要的最终的享有者 ;发展权是个体主体与集体主体相对独立又相互沟通的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995.
沉默权的宪法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啸虎  房保国 《现代法学》2002,24(1):101-105
本文认为 ,沉默权首先应是一项宪法权利 ,诉讼法有关沉默权的规定 ,无非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化而已。确认沉默权制度体现了宪法保障人权的终极价值目标 ,是民主宪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宪法中公开确认沉默权 ,是符合现代民主政治要求的。  相似文献   
996.
债的代位保全问题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积虹 《现代法学》2002,24(2):81-85
债的代位保全是民法中的一项制度 ,始于《法国民法典》之规定 ,在我国 ,《合同法》第 73条首次得以明确 ,对完善保护债权人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重点指出 :适用代位保全的债不仅有合同之债 ,还有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等诸因素引起的债。代位权行使条件不仅应符合《合同法解释》第 11条之一般规定 ,而且还要补充、完善此规定。代位权行使的权利范围以所有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行使的期间范围自代位权行使条件成立时至先到期主债诉讼时效届满止 ,其期间性质为法定除斥期间。对此 ,笔者进行了全面论证。  相似文献   
997.
论环境民事侵权的证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以祥 《现代法学》2002,24(5):123-126
法律要件分类说是客观证明责任的分配的一种主导学说。探讨环境民事侵权的证明责任问题 ,须先讨论环境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 ,由于盖然性因果关系理论的采用 ,对证明责任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差异与资质才能具有直接的根本性关联,分配正义的权利依据就归结为对资质才能的权利问题,美国学罗尔斯和诺齐克由于在资质才能的权利归属上有不同见解,因而坚持不同的分配正义原则。社会和个人对资质才能都拥有权利,是双重拥有,社会一方面应该承认资质才能的差别,保护因此差异而获得有差等的利益权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财富一定程度的集中再分配支持因先天不利等原因导致的较少受惠和社会弱势人群。社会基本结构的设计与制度创新民须使有利和不利的利益分配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9.
域名权和商标权的权利冲突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美云 《行政与法》2004,(7):104-106
随着网络在商业领域运用的逐渐普遍和深入,以及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大量的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此类行为在恶意抢注的情形下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此类权利冲突纠纷应区别驰名商标和普通商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给予法律救济,同时为避免类似权利冲突的产生应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在我国,拟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接受婚检,这是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的通例.而条例实施后,婚检在实践中由必选变为自选.但无论从法理还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看,强制婚检都是必要的.首先,要求婚检正是<条例>有关条文的题中之义,同时,<条例>无权擅自改变其上位法所规定的强制婚检义务;其次,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强调知情权而淡化隐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