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试用买卖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同时成为商家推介新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合同法对试用买卖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关于试用买卖的性质、试用期间的费用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不利于该领域内纠纷的解决.本文通过试用买卖与一般买卖的比较,认为试用买卖是一种附条件的买卖,属于特殊的买卖合同,在合同的生效、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52.
思想政治教育与警察专业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抛开警察职业的特点而单纯地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文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与警察专业结合的必要性与具体方式入手,探讨增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何轩 《学理论》2010,(11):261-262
从高中进入大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改变是课程学习中方法论的改变。对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必须在大学一年级就进行相关的培训。涉及方法论的课程都会比较枯燥和难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将比较艰涩难懂的内容通过同学们能够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如何能够带领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其所学专业的方法论,是每个大学教师所必需重视的工作。文章以经济类专业为例,对方法论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做一次尝试性的讨论,希望能够为同仁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4.
选言判断及其推理在日常思维与刑侦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刑侦工作中,在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关于选言判断及其推理的逻辑要求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和掌握其运用的特殊性,主要包括: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选言肢的穷尽问题、相容选言推理对肯定否定式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55.
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呈艰难维持之态。文章根据鞍山市职教城内几所职业院校近几年的招生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了鞍山市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整合各校教学资源、开展校企联合等多方面入手,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进行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56.
专业结构达到最优化,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就强,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切性”就强。山西高职专业结构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雷同现象严重、专业组合形式不科学等问题,为此,要采取措施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优化院校间的专业结构,优化校内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的调整过程、建设过程、管理过程和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57.
浅议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强化实践教育的趋势。这种教育形势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社会公关及个人沟通方面的能力等能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强调专业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目的在于协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58.
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 ,1930年正式出现科级公务员称谓。在现今的行政管理中 ,科级公务员处于“兵头将尾”两重性的地位 ,具有三个“第一”的特点 ,在行政决策中充当“三种”角色 ,在职务活动中发挥凝结“四方”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后,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全新课题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工作者面前。本文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领导人的讲话,对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和本土化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0.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mentally ill persons placed under the care of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community-based diversion progra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address the unique needs and challenges of this vulnerable population. Given that legal personnel may serve as gatekeepers in placement decisions, and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 examin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 offenders with mental illnes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perceptions of dangerousness and treatment need among a sample of judges, prosecutors, and public defenders across the state of Mississippi. While controlling for age, results of a factorial MANCOVA revealed that public defenders, relative to both judges and prosecutors, endorsed more compassionate attitudes about defendants with mental illnesses. Furthermore, political ideology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attitudes toward mentally ill offenders. While judges and prosecutors endorsed more negative stereotypes about mental illness and perceived mentally ill defendants as a greater risk to the community, mean scores across groups suggested moderately positive attitudes overall. Study limitations, implications for correctional mental health provider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