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4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成为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要想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一理论,必须对其理论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结构包括四个方面,即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的内涵、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的哲学基础、法律的经济分析遵循的原则、法律的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32.
哈贝马斯对于当代学术的影响力几乎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在刑法领域,经由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其关于商谈理性和普遍交往之理论尤为重要,以此我们可以从程序刑法和权利刑法的角度对我国刑事法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3.
石伟 《现代法学》2012,34(4):172-186
随着中国法理学界对改革开放30年抑或建国60年学术总结的逐渐降温,针对现有材料做一番综述的综述就显得殊为必要。在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已有综述尽管涵盖宽广、视角多元,但是总的来看忽略了对整个学科思维的总结与评判,尤其是缺少了对实践转向的揭示。由此,本文力图在学术史的视角下,归纳出三十余年中国法理学转向的两个层次:学科整体与法学实践剥离到契合的转向和学科内部从单一宏观到多元微观的转向,并提炼出支配学科转向的实践主导意蕴。  相似文献   
34.
Abstract

This paper call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and Islamic laws regulating armed conflict by focusing on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nd interests informing both systems (rather than on rule-based comparison). It argues that examination of the biases inherent to each legal system can potentially inform scholars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paradigms shaping each of them. In doing so, the paper builds on contextual and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of both fields of law to assert the need for ‘critical comparativism’ rather than functionalist comparativism. Unlike functionalist comparativism, which treats international law as the ‘objective’ benchmark against which other legal traditions are measured, ‘critical comparativism’ treats the two legal systems examined as alternative manifestations of power structures which, when contrasted against each other, help shed more light on the inherent bias in each legal system.  相似文献   
35.
把法律认识置于法律与文化之间,不仅为法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还使法学研究增添了一种新方法。对法律的文化解释有一个从单一迈向双向的视角转变,这种让法律与文化在对话中相互提升自己的转变呈现出一种包容和多元的方法态势。同时,文化方法的法学运用还表现出它在沟通异质法文化与变革传统法文化方面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6.
姚俊廷 《北方法学》2009,3(5):59-63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相似文献   
37.
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中确立了环境行政代执行制度,文章中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例展开分析了环境行政代执行制度的构成、特点、性质。通过对现行立法的剖析,阐释了此项制度在各类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普遍适用的必要性,指出了该制度普遍适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社会公众股类别表决的法理基础——用比较的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指出我国目前所谓的“分类表决”不太规范,应称之为“社会公众股类别表决”,以有利于公司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统一的类别表决制度。然后分析了国外及港台的类别表决制度的法理基础,最后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社会公众股类别表决制度的法理依据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39.
成凡 《政法学刊》2003,20(5):22-25
从实用主义哲学渊源、美国法理学传统、后现代思潮影响和社会共识与法律知识的关系等角度可以说明,作为法律学生、法学家和法官的波斯纳在采纳实用主义法理学和法律经济学的侧面参照,文章说明,更重要的参照系还是社会现实,而不是理论本身。  相似文献   
40.
中国近代刑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勤华 《现代法学》2004,26(2):12-20
在中国 ,虽然很早就诞生了刑事法律 ,也很早就出现了研究这些法律的律学。但在中国古代 ,并没有刑法学这门学科。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学是在吸收消化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刑法学的基础上 ,逐步诞生及成长的。本文分三个方面 ,试图对这一过程作一些描述 ,对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若干部代表作进行评述 ,并对其基本特征以及对中国现代刑法学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