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451篇
中国共产党   2114篇
中国政治   2830篇
政治理论   649篇
综合类   93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570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农人发[20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中央农办秘书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3.
34.
黎新松 《新湘评论》2020,(10):33-33
近年来,古丈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建强基层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注重高位统筹,找准切入点,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因村施策,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茶乡富民路。  相似文献   
35.
贫困村全体干部群众形成内生动力,是扶贫开发的根本性目标。高质量脱贫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培育和激发内生动力,建立持续有效的发展长效机制。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李子村(以下简称“李子村”)的调查为样本,分析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相关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李子村虽然按国家标准顺利实现摘帽越线,但内生动力不足等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旦遇到大的风浪,一些农户可能再次滑入贫困的陷阱。实际上,脱贫只是当下贫困村发展需要的满足,紧接着还有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和乡村振兴需要的满足,这些都要靠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因此,贫困村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激发,不仅在当下的高质量脱贫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有着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36.
37.
《浙江人大》2021,(2):56-57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杭径山镇小古城村考察调研时,作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径山镇始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砥砺前行,以实干有为担负历史使命,奋勇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排头兵和示范地。狠抓生态保护,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牢牢坚守生态红线,加快建设"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田野"的全域大美格局。  相似文献   
38.
“庚老,我来给您量一下体温!您二老有高血压,抵抗力弱,这段时间一定要宅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2月16日,村医陈祥振一早来到村民廣忠诚家,边量体温,边重复这几句话。39岁的陈祥振是巴东县金果坪乡石柱山村人,其祖父和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村医生,受父辈影响,他初中毕业后考上建始卫校,卫校毕业后当起了乡村医生,他的妻子郑爱华也是金果坪乡卫生院功能科的医生。  相似文献   
3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创业创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人才是创业创新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农村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涌现了一批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的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成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0.
《新长征》2006,(11):59-59
省政协委员张荣生日前通过调查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本身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省乡村债务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5月底我省乡村累计负债总额高达120亿元。其中:乡镇负债约60亿元,村级负债约6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大约913万元,村级负债81万元,有些乡镇负债总额高达千万元以上。我省乡村负债面广、量大,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从有关乡村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