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329篇
中国政治   278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01.
文章对张健的批评文章作了应对的反驳,认为自己与张健的分歧在于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源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阐明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根本性及与社会主义原则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2.
文章对赵庆元同志的专著《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历史唯物主义实证性质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无论是在总体的立论主旨上还是在具体的论证方式上,专著都表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03.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
石云霞(1942-),男,河南太康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2003)。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学术顾问。国家级教学团队《武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列课程》(2008)、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带头人;中央"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10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三个代表”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综合考察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探讨“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准确地掌握“三个代表”的本质内涵,自觉、坚定地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第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客观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两个必然的思想,"两个必然"是共产主义学说的最重要原理,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有必要重新探讨《宣言》对"两个必然"理论的论证。《宣言》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揭示了资产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从阶级斗争的角度阐明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即无产者,从而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108.
《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思想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分析基点,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同时采取矛盾分析方法阐述处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矛盾统一体中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从而得出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两个必然"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得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重温此思想,有利于树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辨证的认识原则和方法,从而更正确看待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追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历程,论述了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认识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总结建国60年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到,解放思想,坚持实践导向,批判主观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思想前提;解放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分析,是推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方法论;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明确改革开放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