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丁寅 《廉政瞭望》2010,(23):45-45
11月27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传出消息,成都将拟定中小学生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而理由就是现在中小学生非常累、非常苦,制定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旨在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2.
学生步入初二,两极分化日益突出。由初一的"我要学"变成了"要我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考试不及格甚至二三十分也无所谓。文章从学生厌学谈起,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大学课堂是学习的基本场所,是获得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但在目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文科)出现的“准上课族”却是与我们的培养目标相悖的。“准上课族”既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有自己的迷惘和痛苦,他们的学习状况随着社会发展的洪流而波动,也会通过各种迹象而表露。为了探讨大学生复杂的学习现状,本文试图从一个不太被人们关注的角度,即“准上课”中寻找开启他们学习大门的钥匙。当然,这只能是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4.
15.
《学理论》2015,(9)
大学生厌学已经对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厌学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大学生厌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了解其形成原因,针对大学生厌学提出防止对策:从内因调动积极性;从外部积极寻求帮助;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学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周睿 《学理论》2013,(29):255-256
大学生应该对学习保持一种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把自身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一些学生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影响了学业的顺利进行。应对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如下:良好的班级环境熏陶学生身心,在耳濡目染中健康成长;健康心理保障大学生学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辅导员,值得学生信赖的心灵导师;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王兴立 《前沿》2014,(3):175-176
为了能够改善高职学生课堂厌学的情况,基于学习信息感知类型的视角,从学生信息接收风格和教师信息传递风格两个维度,对学生信息接收风格、教师信息传递风格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对高职学生课堂厌学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建 《青年探索》2009,(3):43-48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学术界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问题、人生安全问题、监护人类型问题等方面,并由此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出发,通过对重庆市开县X村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周斌  杨金辉  汪耀 《传承》2009,(2):74-76
调查发现,不理想的人际关系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引导作用。厌学心理是高职院校学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院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包括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的不断下滑,中职学生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厌学表现,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其厌学原因,并探讨了防止中职生厌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