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29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美国托育制度将0~5岁年龄段的婴幼儿纳入其中。二战结束后,美国终止了战时公共托育中心的建设,开启了托育制度新的探索。年轻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挤压和家庭重建的社会呼声中,从职场返回家庭,引发婚姻潮和婴儿潮,母亲成为家庭育儿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20世纪60年代开启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女性主义者们曾竭尽全力地将全民免费托育作为目标之一,但却在20世纪70年代初遭遇了失败。之后,美国托育制度形成了以市场化为主,政府福利补贴为辅的组合模式,以期向各个阶层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同时却也不得不面对不同阶级、种族和群体获取托育资源不均的现实困境,以及局部区域的“托育沙漠”现象。女性主义者则在争取免费托育失败之后,将对托育制度的研究目光转向了承接托育工作的弱势群体。美国托育制度选择的过程,及其最终呈现的形式对我国托育制度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其南方文学的代表力作,塑造了一个饱受南方传统习俗和父权主义摧残的典型南方受害妇女形象.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来探究女主人公爱米丽人性扭曲、心理畸变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83.
权力·安全·女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与安全是国际关系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更是现实主义理论范式追求的两大核心价值。女性主义在批判国际关系学中严重存在的社会性别歧视过程中,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揭露女性在相关问题上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同时,提出了自己有关权力与安全的见解。  相似文献   
84.
基于女性和自然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所遭遇的歧视性联姻,西方女性主义在如何对待女性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虽然面临着多种立场选择,但从总的发展过程来看,仍清晰地呈现着从拆解到重构的解读理路。正是这种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拆解与重构,引发了人们对女性概念、自然概念、女性与自然关联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5.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正是由于缺乏与本土男性批评者的对话意识,才导致了对西方女性主义某种程度的认同与盲从.对于女性文学批评而言,如何理解“对话”的含义、如何理解“性别身份”、如何处置西方女性主义与本土女性文学批评的关系、如何对待女作家创作是保持批评生命活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身处主流批评领域的男性批评者能够参与女性文学批评的对话,是在为女性文学批评的更好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6.
“姐妹情谊”是一种女性疏离父权社会、背叛异性恋秩序、在同性情缘中寻求支持与满足的性别僭越行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姐妹情谊”叙事经过了异性恋机制中的精神“方舟”、欲望化的嫘斯宾情结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姐妹情谊”并非女性主义乌托邦,它的建构或解构既昭示了一条反抗男权文化的女性同盟之路,也体现了这一过程的曲折与艰难。  相似文献   
87.
朱迪斯·贝尔认为,现今的女性主义法学界没能有力地回应女性生活中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女性主义学者们从主流的智识辩论中抽身出来,反而把自己边缘化了。在本书中,贝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法学框架——这一框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将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相结合,重新焕发了女性主义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20世纪90年代以降,以北美为主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上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性别、叙事性、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课题等层面出发,评析英国学者露斯·佩奇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文章指出,一方面,佩奇采用文学与语言学的双重视角,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佩奇关于叙事形式可以脱离性别的论点又偏离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89.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及其对心理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到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当代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力求把女性作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关注女性群体内部多元的差异性身份,以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女性心理发展,主张在公平正义的视角下展开对女性心理的研究,与此相应,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家也更加重视社会文化情境以及情境的差异性如社会阶层、种族、性别、民族等对女性心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因其对社会性别范畴的使用,女性主义世界秩序研究不仅形成了与主流范式截然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更在分析方法上构成了对主流范式的反叛与挑战。为了构建性别敏感的方法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展开对国际关系的性别研究,女性主义者超越后实证主义方法,建立了独特的女性主义分析方法。批判理论、文本分析和建构主义等方法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三种重要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分析方法,即女性主义批判分析方法、女性主义文本分析方法和女性主义建构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