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476篇
中国共产党   955篇
中国政治   1012篇
政治理论   429篇
综合类   6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价值,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根本任务、根本原则和执政规律的高度,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全新的执政环境、执政任务的角度,重新思考党的纯洁性问题,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2.
赵毅 《北方法学》2013,7(4):67-77
在罗马法中,本质错误与身份错误、行为性质的错误、标的物错误并称为使行为无效的四种实质性错误。本质错误与材料错误相关又不等同于材料错误。本质错误的内涵见于D.18,1,9,2中的"醋为酒卖"案,是在社会经济功能影响下的标的物之内在特性发生错误。本质错误的外延见于"古杯"案及D.18,1,11、D.18,1,14等文本,涵涉了大部分的材料错误和性别错误,并可以作为一种兜底条款适用于那些对诸如艺术品价值、作者发生错误的情形。本质错误在近代演化为法国法的"实质错误"、意大利法的"本质上的错误"、瑞士法的"重大错误"、德国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法的"性质错误",在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功能上,它们和中国大陆民法的错误制度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3.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爱岗爱校热情,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谷城职教中心在全校开展以"中国梦、强校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中国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74.
从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个性发展出发,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从理性主义国家观层面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最初显现、到人的类本质全面复归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再到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这一思想本身也经历了从抽象到科学的两次转变过程。这两次转变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是一致的,这样的转变也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内含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75.
犯罪现象是研究犯罪学的前提,必须通过科学抽象,遵循理性原则和步骤,界定犯罪现象概念,透过犯罪现象(包括假象),深入犯罪本质,研究犯罪原因,寻找犯罪规律,提出科学对策。否则,就犯罪现象研究犯罪现象,是得不出科学结论的。  相似文献   
76.
作为追问"是者"的主体,"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探寻西方哲学的一条线索。马克思在扬弃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性"的转向,并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结论。伴随着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将社会关系追溯到历史的物质生产,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物质生产这一观点。"物质生产"与"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并不冲突,而是着眼于现在—未来不同纬度对于人的本质的解释。可见,该理论的逻辑进程为感性的个人→一般的人→具体的个人,物质生产是根本立足点,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应然的、历史的本质设定。  相似文献   
77.
在人学范式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理论基础转换、时代条件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依据,用本质要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素进行剥离和分析。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和起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料确立为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精神生产实践,质量确立为满足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质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剥离呈现的程度,并最终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人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为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这一本质的确立不意味着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论和阶级性。  相似文献   
78.
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我们一直缺乏一个普适的道德,这就必然造成人们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矛盾。由此,分析普适道德规范是否存在就尤为必要了。本文首先以道德相对主义为例简要阐述了认为普适道德不存在的理由,继而从群体道德本质的一致性、群体道德规范的可变性以及全球化为普适道德规范提供的条件等主要方面展开,否定了该理由,认为普适道德规范是有可能超越群体壁垒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79.
因为人类文明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冲突,"我是谁"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哲学之迷。马克思把未来社会人的本质界定为在没有阶级、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在消除阶级对立的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平等,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本质是人的人生价值平等。只有人的价值平等,才能科学揭示人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0.
冷溶 《传承》2012,(19):6-7
3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学习理解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这条正确道路走下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明确的理论认识,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