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由于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奠定了它们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是一种"意识流"的勺取,是诗人人生体验和感情乐章的一段无标题音乐.对此,无须以具体指向来界定坐实,而应以诗歌审美的角度,去感悟去体验,用美学的钥匙,去开启这把非逻辑的"无题"之锁.  相似文献   
22.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以李商隐为楷模的诗歌风尚主宰了宋初整个诗坛。相对而言,以学习白居易为宗旨的白体(代表人物王禹偁),学习贾岛、姚合的晚唐体(代表人物林逋),则是两个松散的诗人群体,其影响都不及西昆体。  相似文献   
23.
苗连贵 《侨园》2016,(4):23
正樱花怒放,满树烂漫,如云如霞。樱花几乎是边开边落,飘飘摇摇的花瓣轻灵若仙,随风翩翩起舞,形成纷纷扬扬的樱花雨,落地,安详地离去,她们是在经过短暂的灿烂后香消玉殒的。樱花在中国典籍中不多见,但可从古代诗人的笔下觅其芳踪。唐朝李德裕的"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白居易的"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李商隐的"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李煜的"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依熏笼"。把樱花描摹得最为鲜明的当  相似文献   
24.
文化巨人鲁迅先生不仅以杂文和小说著称,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旧体诗创作中的许多篇章都堪与我国古代大诗人的作品媲美,取得很高的成就,给我国旧体诗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受到人们的盛赞。在众多古代诗人当中,唐代李商隐的诗对鲁迅旧体诗创作的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追寻李商隐诗对鲁迅旧体诗影响的轨迹,即揭露弊政、讽刺丑恶,以一位现代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高度,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李商隐诗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美的诗风,登上自己旧体诗创作的顶峰。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两位相隔一千多年的诗人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发展古代灿烂的文学遗产,繁荣新时代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5.
彭匈 《人事天地》2014,(8):46-47
<正>古代介绍广西诗文不少。杜甫、韩愈、李商隐、解缙、袁枚等,都留下过脍炙人口的佳句。有没有人写下整整一部专著来介绍八桂山川风物的呢?从宋代的范成大始,便有了这样的著作。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范成大出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静江府府治就在今天的桂林市。范成大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他的心情与历代南来的官员大不一样。他不把岭南看作乌烟瘴气的穷乡僻壤,故而心中完全没有那种背井离乡的凄凉灰暗。他看到的是桂林迷人的山水,看到的是南国明媚的阳光。大笔一挥,写下了与众不同的"神仙富贵俱何在?且作全家出岭人"的诗句。任职两年间,他不仅遍游桂林山水,写  相似文献   
26.
若何 《侨园》2012,(2):47
也只有晚唐这样的时代能够孕育出李商隐了.李商隐一生,于进退沉浮之间耗尽心血,却始终只能寄身幕府,沉沦下僚.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笔,他所有的得意与失意,恐怕会与高居庙堂之上决定他命运的大人物们一样,在时代的大幕落下之后,很快湮没无闻.因为他的这支笔,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晚唐的无限夕阳中,人们曾经演绎过怎样的滑稽荒诞和凄凉悲壮.  相似文献   
27.
丁启阵 《政府法制》2011,(23):29-29
笔者认为.汉朝的贾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令人惋惜的早逝者。历史上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例如司马迁,例如李商隐。其中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一诗,读之可令人泣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相似文献   
28.
走进唐诗     
汪嘉 《公民导刊》2013,(12):56-57
<正>总是无数次梦回唐朝,总是在无数个夜晚读唐诗,伴着窗内一盏孤灯,长长的夜便交付给了那一本诗集。厚厚的一本,读了几年,感觉仍是新了又新。最让人无法释怀的诗人始终是李白和李商隐。李白一生任情任性,是一个为自己的心活着的人,他在五十六岁的时候,还热情的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兵,他的目的是"救国靖乱",然而兵败入狱的罪名却是"附逆"。接着  相似文献   
29.
彭匈 《人事天地》2013,(9):51-52
正唐代与广西有关的,还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都是传诵千古的佳作。  相似文献   
30.
唐宣宗大中元年至大中二年(847-848),著名诗人李商隐随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莅桂为官一年,留下极其珍贵的文章36篇,各体诗歌40余首.文章试从美学角度对李商隐寓桂诗歌的境界美、含蓄美、情感美、风格美和语言美作简略分析,以便从这一侧面去了解和探究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