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84篇
中国共产党   734篇
中国政治   585篇
政治理论   197篇
综合类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新长征》2014,(12):4-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专门决定,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愿,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为便于广大读者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本刊特择其若干重要看点,并予以解读,以供读者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吴文勤 《党政论坛》2014,(17):34-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中央已明确了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提高中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3.
正春秋时齐国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管仲说过:"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它明确指出领导者"所贵、所先、所好"的"御民、道民、召民"的方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祸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也体现着对为政方略的重视。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便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诸多行政治国方略,展示了  相似文献   
994.
1979年,以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启发下,中国法学界冲破了极左思想设置多年的禁区,首先提出了“要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主张。在这以后20年间,中国法学界出于对国家政治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和宣传法治理论,掀起了三次法治讨论高潮,推动和促进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的形成和确立,法治已成为当代中国法学界的一种理念和精神。  相似文献   
99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我们梳理了相关部分的18句话。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3.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96.
毛磊 《江淮法治》2014,(7):8-13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法治中国的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是中国法治建设又一次极为重要的全面提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中国政治文明进一步提升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99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 80周年大会上告诫全党 :“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尤为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 ,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 ,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江总书记的讲话 ,高层建瓴 ,意义深刻 ,再次论述了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能否按照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要求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促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使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及时得到调整 ,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8.
启蒙之语义,其中之一是指就社会群体而言,通过普及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使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群体的人们,摆脱先前的愚昧和迷信状态。如果这一过程要经过较长时期甚至几个世纪,学术上和史家通称为"启蒙运动"。中国时下的宪法贯彻实施和宪政建设,尚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宪法和宪政是"西学东渐"和"中体西用"的产物,缺乏如西方立宪和宪政那种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启蒙运动"的教育和熏陶。就立宪和宪政规律以及事理逻辑而言,中国或许真的需要从立宪和宪政最基础的底面做起,补上"宪法文化启蒙"这一历史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999.
李月辉 《乡音》2012,(2):45-47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34岁继承汗位,在位17年。死后谥太宗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北陵)。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生母为海西女真叶赫部,姓那拉氏,人称孟古格格。史载孟卉格格"庄敬聪慧,词气婉顺,闻誉不喜,听毁不恶,不好谄謏,不信谗佞",  相似文献   
1000.
治道是治国方式,政道是政体模式。由于人们习惯的权威模式建立于过去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历史经验,有巨大的惯性,有时政体变革风险很大,与其急于从事政体变革,不如从事治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