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06篇
中国共产党   157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19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是法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法官面对个案理解、解释、适用法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官应表达对法律的忠诚并根据案件事实衡平个别正义。法官之所以在司法过程中发现法律,乃是因为法律适用就是法律解释,没有法官对法律和事实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法律适用。依照法治原则,发现法律首先应从法律正式法源中去寻找,只有当正式法源中没有明确标准或虽有标准但该标准与个案正义严重背离时,才在非正式法源中寻找可以接受的答案。  相似文献   
992.
“与时俱进”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对其渊源之考证,似乎尚未见到。笔者查阅手头的字典辞书,并无“与时俱进” 这个词。查阅相关词条,发现其似应从“与时俱增”发展而来,根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第1418页“与日俱增”条,摘录如 下:“[与日俱进],进:增进。《太平广记·五八·魏夫人》引《集仙录》:夫人因得冥心斋静,累感真灵.修真之益,与日俱进。  相似文献   
993.
论和谐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东屏 《理论月刊》2006,23(12):5-11
凡是有利于追求和谐的人类创造物均属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所追求的和谐目标,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终极性的社会价值目标。和谐文化的渊流在中西等各民族的文化中都存在。和谐文化是由和谐理论、和谐观念、和谐制度与和谐装备构成的。和谐文化具有辩护批判、辨析优化、导向激励和协调整合四项基本功能。和谐文化既然是服务于和谐目标的工具,我们就不能为了打造和谐文化而打造和谐文化,而只能在追求现世和谐的实践过程中打造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94.
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一部分,其渊源与传统的国际法具有同一性,但也有其特殊性。国际环境条约具有五个特点:其制定的系统性(框架性)、发展和改变条约的程序方便性、可以在批准生效前临时适用、强调地球整体的观念和使NGO通过条约制度进入环境保护领域;在国际环境法中,有些习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确认;一般法律原则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如善意原则、公平原则等;由于司法判例的一致性的要求、宣告性及决定国际环境法的存在和确定其内容,直接关系到争议各方的权益,是国际环境法重要的渊源之一;著名公法家学说,由于其主观性和可能的偏见,作为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影响力比司法判例显然小多了;软法(没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在国际环境保护中扮演了基础性的作用,可以作为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5.
何煦 《探索》2008,2(1):11-14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新运用,又是毛泽东社会矛盾运动学说的新发展.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革命性、全面性、人民性、稳定性、自觉性五大理论特征.在新的社会转型关键期,通过对邓小平改革思想五大理论特征的新解读,可加深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理论新亮点的体会,领会它们对改革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既继承、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在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出深刻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提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深远的思想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997.
李杰豪 《求索》2008,(4):127-129
国际法与国际道德联系非常紧密。国际法的道德基础主要表现在国际法的形成渊源、存在依据、评价标准、价值追求等方面。作为一定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基本国际道德的法律化,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和依据。国际道德既能在人们心理上内化成某种“法律确信”,通过诉诸舆论还深刻影响了国际法的构成和发展。国际社会的分散结构使国际法的作用显示出了某种不完备性,特别需要发挥国际道德的价值指引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毛泽东的公正平等观渊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念、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以及毛泽东的性格、抱负、社会经历等;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男女平等、干群平等、国格平等、财富平等等方面;这些光辉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敖云波 《学理论》2013,(19):29-30,49
全球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背景和根据,马克思主义本身包含十分丰富的全球化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和实际进程得益于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的变迁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与内容,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寓于全球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00.
论《精神卫生法》的自愿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正常人"被精神病",更好地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精神卫生法》确立了自愿原则。该原则渊源于私法领域的自愿原则而又与其不同,是在知情的条件下对精神卫生服务的单方接受自愿。它回应了要像人一样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彰显了精神卫生法的福利法本质。它包涵自愿诊断、自愿治疗和自愿出院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子原则。非自愿诊断、非自愿治疗、非自愿继续住院治疗只是自愿原则的补充,此种例外旨在寻求患者精神健康权与社会公众安全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