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警用机器人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其关键技术研究已成为公共安全领域与警用装备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导航技术、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管控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综述,总结了现有技术的现状、框架结构和难点,为警用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基于不同作用原理的分析传感器为法庭科学即时检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分析传感系统在法庭科学即时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讨论了不同的分析传感器的分析原理和性能,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能识别主人的手枪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智能手枪,它能识别出持枪者是否是它的主人。在美国政府200万美元拨款的支持下,美国新泽西州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完成第一种具有商业前景的智能手枪的研制工作。这种手枪的原型不久前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分析了压电检测式涡街流量传感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电容检测式涡街流量传感器的特点及性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创立一种警用多个数字传感器同通道活体指纹采集系统。方法应用多个数字传感器定时同步控制技术、模拟无穷远成像技术、自适应采集参数控制、指位校准、内置专业模糊匹配算法等进行技术创新。结果有效提高活体指纹采集的成功率。结论该系统在实践工作中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新民周刊》2022,(44):52-52
马剑鹏,曾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和莱斯大学终身教授、贝勒医学院冠顶教授。在整合生物化学实验测量及理论计算领域,屡有创新突破。2018年起和迈克尔.莱维特一起加盟复旦大学.并担任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此番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马剑鹏作为分报告人,向大家分享了AI在赋能新药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7.
MEMS加速度传感器以其微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全球以及中国专利数据进行分析,掌握该项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技术研发和应用热点,以及行业内主要竞争者的研发动态和专利策略,从而为我国MEMS加速度传感器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行业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研发、制定知识产权竞争策略、规划专利布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8.
杜秀龙 《刑警与科技》2014,(19):122-124
多传感器弥补了纯视频监控的不足,对多个环境量进行跟踪,能够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多方位立体监控;同时,运用多传感器信息整合技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对检测区域或目标报警、智能分析、智能跟踪的准确度,此外,大规模的传感器集成系统能够获得比单个或少量传感器集成系统更多信息,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有效的综合应用,能够实现更加复杂和高阶的功能,产生巨大的行业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管理林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警力,还有利于执法规范化建设。物联网技术里的定位、识别、感知等关键技术,可以应用于开发森林公安业务中对珍稀动植物的定位与保护监控、打击非法收购或运输木材等违法行为以及防火、防灾方面的物联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0.
《浙江人事》2006,(5):31-31
周海梦,1946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70年至1978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化工系有机化学教研室工作。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化工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1984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化工系生物化学研究室任讲师。1984年2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1986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8月至198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