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王利中 《党建》2009,(3):22-23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认识积累升华的产物,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秉持科学的态度,才能卖现真正的科学发展。●以科学态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时代眼光、实事求是态度、辩证思维、勇于创新精神和群众观点。  相似文献   
5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监狱工作来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科学认识监狱工作的发展方向,推动监狱工作安全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  相似文献   
53.
以搞好经济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党的工作重心,是邓小平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全部论述,都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为前提的,这一科学认识使他的金融思想体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金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金融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54.
湖北省委省政府强调.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推进湖北新一轮发展进程中.要综合发挥湖北内生型和外向型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内生型经济的巨大发展活力。这是在对湖北省情特征的科学认识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路径作出的科学选择。内外兼修,努力探索内生型与开放型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推进湖北科学发展.推进湖北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5.
人类思想体系的背后都存在信念.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科学都是如此.这样的信念往往是形而上学的,无法以经验评判其真伪.这导致了科学哲学界围绕着科学认识纯粹是人的主观建构还是客观真实描述,是发明还是发现事业的争论.以"客观世界是科学认识的实在前提和人是科学认识的逻辑前提"来理解科学事业,有利于整合科学认识的建构性与客观性难题.  相似文献   
56.
实现监狱工作科学化的基本途径是:1.罪犯认识科学化,其基础是更新干警的教育理念;2.监狱体制科学化,改革现行体制,实行监企分离、监社分离,舍弃监狱的非刑罚职能;3.监狱制度科学化,完善监狱法律体系,用法治代替人治;4.改造手段科学化,围绕改造人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各种改造手段的整合;5.队伍建设科学化,要由以往简单的复合型向专业型、智能型转变;6.运行模式科学化;7.监管设施科学化。  相似文献   
57.
7月30日上午,省政协召开八届六次主席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和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省政协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会议由省政协主席曹克明主持,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韩文藻、胡序建、周桑漪、林玉英、朱兆良、冯健亲、陈凌孚、李仁,秘书长卜承祖出席了会议。在发言中大家认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是十五大的主题,是全党各项工作的主题,也是兴起邓小平理论学习高潮的主题。要通过学习,在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上,在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有新的提高,努力使学习和工作达到党的十五大要求的新水平。大家表  相似文献   
58.
王齐彦  王然 《中国民政》2009,(10):15-20
新世纪以来,我国民政事业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对民政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认识,对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政工作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不同视角研究探讨现代民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既是对科学认识民政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检验,也是推进现代民政科学发展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59.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科学认识一方水土,因地制宜发展有潜力有市场的产业,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者楼模式”给我们的启发。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