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2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十年前,他曾是十堰市柏林镇远近闻名的道上大哥,年仅18岁就闯出名头,终因打架斗殴、致人伤害走进劳教所。十年后,他成为十堰市雷锋车的创始人,以一个雷锋式的青年形象,出现在当地报刊的显著位置,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62.
《当代贵州》2008,(6):45-45
3月4日,我省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5周年座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发出倡议,号召全省人民弘扬雷锋精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满意在贵州”活动。呼吁每一个有志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贵州发展作贡献的公民,都应该不负时代的重望,在学习雷锋的实践中,在“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中,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3.
罗伟 《工会博览》2008,(24):22-24
十年前,他曾是十堰市柏林镇远近闻名的“道上大哥”,年仅18岁就闯出名头,终因打架斗殴、致人伤害走进劳教所。十年后,他成为十堰市“雷锋车”的创始人,以一个雷锋式的青年形象,出现在当地报刊的显著位置,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64.
崔永琦  张霞 《奋斗》2005,(7):11-13
走进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提起孟广斌恐怕没有不知道的。孟广斌何许人也?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修鞋匠。修鞋匠何以声名远播?因为他和其他的修鞋匠不同。修鞋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他更把它看作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个窗口。“雷锋号”是他为自己修鞋铺注册的商标。“雷锋哥”是大学生对他的亲切称谓。  相似文献   
65.
平边 《新湘评论》2008,(3):38-39
题记:45年前的3月5日,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为一名普通士兵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公开发表。当日下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北京战友文工团两位年轻的词、曲作者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创作了流行时间最长、传唱人数最多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为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我们为大家编发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诞生的前前后后》一文,一起来听听词作者洪源讲述这首歌创作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6.
《学习导报》2010,(6):17-17
雷锋塑像坐落在辽宁省抚顺市雷锋学校校园内广场正门处,由鲁迅美术学院庞乃轩设计制作,立于2005年3月。塑像高2.6米,宽1.8米,厚1.8米,底座高117米,长3米,宽2.6米。1961年3月17日学校正式聘请雷锋同志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直至雷锋牺牲。  相似文献   
67.
在阳信县,人们经常看到一辆特别的出租车,车上贴着雷锋画像,还印着残疾人用车、老师用车、出事故救人免费等13项服务承诺。  相似文献   
68.
人的品格是一种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协调统一。具备了崇高品格的人,同时具有赢得人心的巨大吸引力和不竭感召力。雷锋正是将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与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追求统一起来,使其人格魅力产生了高山仰止、凝聚人心的无限力量。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对雷锋的品格曾经有过这样的题词:为善不辞心力,为学只争朝夕。为善不辞心力,是雷锋品格最突出的特点。在湖南望城县委,他是机关工作模范;在根治沩水工程中,雷锋是治水模范;在团山湖农场,雷锋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第二故乡辽宁的鞍山化工总厂和弓长岭铁矿,雷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红旗…  相似文献   
69.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代表着人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互帮互助的核心价值观念。志愿服务是凝聚力量和资源、传递关怀与爱心的实践载体,是社会公益价值形成的正能量。随着雷锋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我国的志愿服务也有了新的理论内核,雷锋精神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广大志愿者的信仰与追求。当代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团体,如何做好引导工作,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关乎青年成长、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0.
周祖 《新长征》2011,(9):34-35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生动地展现了革命者朝气蓬勃、斗志昂扬,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坚定信仰和钢铁般意志。延边州委党史研究室离休干部、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韩武吉老人就把"年轻"当做自己的人生口号和追求,把离休当做"工作调动",继续发挥余热,更加忘我工作,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年轻"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