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353篇
中国政治   247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梁建东 《前沿》2012,(18):21-24
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大度而策略地反对宗派主义以纯洁组织,明确列举宗派主义的种种表现,阐述宗派主义的危害和反对宗派主义的重要性;全面加强党性修养和纪律教育;果断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及时在组织程序上确立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毛泽东反对宗派主义以纯洁组织的重大举措,为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这也为我党今日之建设予以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42.
刘仕雄 《世纪桥》2012,(17):21-23
土地改革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土地私有制,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结束了受剥削的历史。共产党成为人民的救星,翻身的民众从内心拥护共产党,崇敬领袖毛泽东,坚定跟党走。在以后出现"左"的错误,造成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广大群众对党和毛泽东的信任没有丝毫的动摇,在生产、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建设社会主义高昂的热情。本文想通过事实说明:党和领袖的威信是要靠给群众办实事,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才能树立起来,这样的威信才能长久而巩固。  相似文献   
43.
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号称“首善之区”,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文人、画家辈出,数百年间一直引领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潮流。然而民国初年竟有一个出生于“蛮荒之地”贵州的文人和画家,像一匹黑马似的闯入了北京文化圈,并叱咤风云十数载,与中国近代绘画大师陈师曾一起被公认为北京画坛领袖。他就是“一代文化通才”姚华。  相似文献   
44.
1958年,我担任安徽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视察安徽时的随行电影摄影师。我参与拍摄了《毛主席在安徽人民中间》、《朱德副主席视察安徽》、《少奇同志来安徽视察》等新闻纪录片,  相似文献   
45.
1945年4月23日下午,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一片喜庆气氛。 精心而特殊的会场布置,显示了毛泽东无可争议的领袖地位:主席台正中,以往悬挂马克思、列宁像的地方,如今高悬毛泽东和朱德的大幅画像。主席台上方,一行红底黄字更为醒目:“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画像两侧插着二十四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走过二十四年不平凡的历程。  相似文献   
46.
钟瑜 《今日海南》2014,(6):18-19
<正>他有着一种特别的洒脱,揣着"徐霞客"的情怀,游走天涯;他也有着铁汉的柔情,谈到海南本土文化的遭遇,有点伤感;他在海南20余年间,走村串巷,寻访古迹,所到之处,无不被海南留下的人文景观所惊叹,用镜头摄下数以万张图片和撰写了近百万文字,利用网络平台发声,几乎每条微博的更新,都会引发数万粉丝的呼应——他就是全国著名网络名人,曾获得腾讯网全国十大网络意见领袖,海南网意见领袖的刚峰。  相似文献   
47.
领袖形象初现舞台 文艺作品对领导人形象的塑造南来已久。不过,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之前的近30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极少出现在电影和舞台剧中。1951年,在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伯钊编剧的歌剧《长征》中,于是之饰演的毛泽东虽只有一句台词“祝同志们胜利”,却是建国后毛泽东舞台形象的第一次亮相。  相似文献   
48.
戴玉 《南风窗》2014,(1):17-17
新年伊始,应该给个乐观的预测。这当口,微信公众号余温未散,百度《百家》和腾讯《大家》栏目新打出“名家自媒体”的口号。微博热散去之后,名家写手、意见领袖仍是争相拉拢的资源,网媒、舆论领油和网民之间仍存存强烈的“相互吸引”与需求。  相似文献   
49.
新形势下,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上舆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了解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0.
正当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触角几乎延伸至现实社会的全部领域。网络已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空间,网络社会生活也因此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技术已经凭借其强大的力量重新塑造了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动方式,从而导致一种可称之为"网络大众社会"(Mass society)的崭新社会形态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