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各国政治   130篇
工人农民   319篇
世界政治   7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4篇
法律   5977篇
中国共产党   7658篇
中国政治   9001篇
政治理论   3513篇
综合类   519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516篇
  2019年   43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982篇
  2014年   2852篇
  2013年   2489篇
  2012年   2951篇
  2011年   2832篇
  2010年   2797篇
  2009年   2716篇
  2008年   2763篇
  2007年   2083篇
  2006年   1609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1052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团队精神     
《新东方》2006,(6):33-33
团队就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达到目的,并固守相互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52.
《求知》2006,(12):39-40
一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价值符号,是企业质量、信誉和企业文化的结晶。天津市肉联厂在半个多世纪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一代又一代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吸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塑造了迎宾品牌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国外。多次荣获国优、部优、市优称号,迎宾牌火腿肠、玫瑰肠还获得国家级银质奖。天津市肉联厂迎宾品牌发展的历史,是企业文化不断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也是在新旧事物不断碰撞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53.
在法律适用中,虽然法律解释大体能满足法律扩张和法律补漏的技术要求,但由于经常未成功地建立清楚的解释标准,而只是建立不确定的解释标准,因而导致裁判上的疑难。法律诠释学为在法律适用中合理地创造法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是对法律解释学的一个超越,而不仅仅是重构,它使判决理由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为在实践中处理案件提供了更加适宜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54.
社会偏好是公共决策的基本依据 ,但现实中社会偏好的表达总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可以看作是一部分有共同利益追求的人的个人偏好加总 ,是小范围内的社会偏好。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不但要依据整体公众的社会偏好 ,还要注意社会偏好的扭曲和利益集团的压力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5.
王瑾 《法学杂志》2003,24(5):42-44
我国民法典草案抵押权一章应增设企业财产集合抵押制度以促进资金融通;确认抵押物与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的价值比不应限制为大于和等于,还可以是小于;应建立体现抵押权不可分性的相关规范;关于抵押权实现的顺位,次序权既要保障前顺位抵押权人的债权数额上受偿的优先,又要保障其债权受偿期限的优先,并采纳次序固定主义为我国抵押权次序变化原则。  相似文献   
56.
论环境法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建辉 《河北法学》2003,21(2):67-72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双重性 ,即它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在涉及环境保护时形成的社会关系 ,也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利用与被利用 ,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这种调整对象的双重性使环境法学的价值内容也具有了双重的内容。这就是环境法具有正义和功利双重价值 ,而正义价值和功利价值又都具有双重的内容。其中正义价值包括人类正义价值和自然正义价值 ,功利价值包括物质功利价值和精神功利价值。这些价值考查 ,有着其哲学、伦理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基础 ,它的内容和界定也是以这些知识为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7.
丁炜炜 《经济与法》2003,(10):19-20
我国的宪法经历了多次的修改.从1954年的制定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到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修改对财产权的规定基本上是沿着一个思路。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在1982年的宪法修改中规定了“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1988年的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出租、转让”,第一次部分承认了私  相似文献   
58.
驰名商标的界定及制度价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驰名商标凝聚了社会公众的充分信赖 ,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重要凭证。驰名商标制度的价值就在于使驰名商标成为扩大保护商标的一种方法。当商标法规定的传统保护制度无法合理保护一商标时 ,应运用驰名商标保护方法对其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59.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60.
调研背景: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的进一步实施,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作为我国的首部教育法规,历史价值评价一直很高。但是自1981年实施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和法制建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学位依法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学位条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应及时予以修改和完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版本:V2005-6-7。以下简称《学位法草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