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209篇
工人农民   166篇
世界政治   6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5篇
法律   2924篇
中国共产党   3199篇
中国政治   5365篇
政治理论   1364篇
综合类   32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1246篇
  2013年   1299篇
  2012年   1561篇
  2011年   1811篇
  2010年   1594篇
  2009年   1664篇
  2008年   1417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地下钱庄的运营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钱庄案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呈高发态势,并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对地下钱庄一些比较有共性的组织、运营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打击、遏制地下钱庄犯罪的侦查对策对维护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3.
冲击铁路的群体事件严重威胁了铁路政治稳定、治安安定和运输生产安全。本文就冲击铁路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成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了逐一阐述,对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宗教工作 ,就必须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多个方面的特点。除了“宗教五性”的特点 ,宗教问题还表现为其它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正确认识这些特点 ,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迅猛发展,国外持续大规模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并将wT0反倾销的基本规则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研讨提出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6.
西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部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部城市的特点,结合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提出西部城市竞争力由经济实力、政府管理力、学习力、环境力、生产力、资本力、影响力和文化力构成。强调对西部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应在公认性、特殊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层次性的原则指导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7.
贺鉴 《党史博采》2005,(3):114-118
前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是第一位受到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的国家领导人.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国际干预的直接结果.纵观后冷战时代日渐增多的国际干预,它一方面作为维护国际共同利益的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它对传统国际法有关主权、引渡等问题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应当规范和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文件检验工作在当前众多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中越来越重要,当前文检案件有涉及经济类的数量多、金额大、作案手法多样等特点,在文检工作中存在鉴定内容不明确、人为因素干扰、经验误导等问题,应从加强基层办案人员的文件检验常识、改进文件检验案件的受理程序等方面来提高文检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9.
《内蒙古政报》2006,(3):38-42
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区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0.
时立荣 《理论导刊》2006,(8):103-105
通过对“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政社分开”和“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事件——过程”分析,用“合法性机制”理论剖析制度创新的成因,可以看出这些“连续不断的事件”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选择以来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这个逻辑展开在分离的主导力量、强度和分离的领域上不同于西方的逻辑运作,由此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四种形成模式——“行政举办模式”、“脱壳衍生模式”、“草根内生模式”和“外化移植模式”,这几种模式生成是制度化合法性机制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对社会效益的反向作用向正向作用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