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琛 《当代世界》2012,(1):55-58
美国人的自豪与服从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体系内的人们对于政治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也包括关于政治目标的知识和信息。政治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政治亚文化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但如果亚文化过于强大,国家的政治稳定、政府的政治合法性、制度运行和政策执行就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每个国家都会采取措施以实现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塑造国民的政治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82.
孙平 《河北法学》2012,30(9):23-29
监狱文化是监狱这种特定组织内部的文化概括,它包括监狱主流文化和监狱亚文化.监狱亚文化是犯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监狱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往往不为主流文化所认可.监狱是各种亚文化的汇合之地,许多亚文化的积淀、适应、整合、传承都在这里顽强地进行着.监狱亚文化可分为三类:一是价值观念类;二是行为类;三是语言类.监狱成为监狱亚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的起点.监狱可以通过强制性地持久地灌输主流文化的观念,挤压亚文化生存的空间,将亚文化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相似文献   
83.
改革开放后社会学在我国恢复时,有人提出要建立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有人提出要建立老年学、妇女学,还有人提出要建立青年学。对于这样的学科建设、学科分类,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去理解它?为什么要有这么个学科?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比如从性别角度出发,社会学里面有个妇女学,那么要不要有个男性学呢?在医学领域当中有一个男性学,那么在我们社会学领域中有没有男性学  相似文献   
84.
与前辈相比,中国“新世纪一代”有其独特的群体文化,“嬉皮消费主义”亚文化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文化形态之一。它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对传统消费文化的解构与抵制,是青少年同主导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文化体验,意象化、享乐化、反传统化与非稳定化是这种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哲学与社会学层面来看,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消费观嬗变、新价值理念对传统价值的犬儒主义抵抗、传媒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以及“青年期统合危机”的个性化表达,是“新世纪一代”的“嬉皮消费丰义”亚文化的多维牛成因素。  相似文献   
85.
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青少年人在生活中出现偏差行为的诱因有多种,大体上有以下一些: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家庭教育沦为"家庭学习",学校教育现实目的单一,网络时代大众媒体的社会道德伦理缺失,社会亚文化的熏染等等。  相似文献   
86.
当前,受毒品亚文化和国内外毒品问题的侵袭、影响,社会毒情问题仍处于发展上升态势,特别是未成年人涉毒增多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浙江省禁毒工作会议提出,用特色禁毒文化推进工作。在认真总结多年禁毒斗争实践经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毒品泛滥和禁毒斗争的新形势 ,从巨额利润的驱使和诱惑、毒品黑色亚文化的影响、对中国近代遭受鸦片毒害的历史逐渐淡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下禁毒斗争面临的困境 ;进而提出了截流堵源、重治吸食、宣传教育、利用高科技等禁毒斗争的对策。  相似文献   
88.
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抵抗与疏离.动漫流行语成为探究中国青年亚文化心理症候的一种视角,"萝莉""伪娘""宅男"三个术语折射出青年一代的心理状态、生存境遇与交往方式.三者集中代表了青年亚文化的群体性认同的心理诉求和另类标榜的心理症候,有赖于主流文化、媒体文化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规避和引导.  相似文献   
89.
90.
“反劳动”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是青年群体在面临新型劳动环境下表达内心焦虑的文化符码。青年“反劳动”文化的出现与传播,一方面映射出青年一代对劳动意义的认知偏差、自我认同焦虑感的发酵与承担时代使命责任感的隐退,另一方面其背后蕴含着理性祛魅、自我治愈与价值回归的正向意义。因此,要以青年“反劳动”文化的流行为契机,在社会维度营造“劳动幸福”的社会氛围,在个体维度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引导青年一代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与担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