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37篇
中国共产党   225篇
中国政治   2347篇
政治理论   126篇
综合类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浙江省衢州市地处浙西,境内多山地丘陵地貌,局部的雪灾、旱灾、龙卷风、洪涝等灾害频发,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衢州市民政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在2012年11月份全面完成了衢州市68个城市社区1742个村的村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2.
《中国减灾》2012,(15):63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减灾救灾委结合实际,建立了"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由淮南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专项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受委托对全市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研判灾害趋势,查核和科学评估灾情,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意见、专业咨询以及技术支持。根据灾情从专家库抽列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灾情进行会商。  相似文献   
93.
<正>大爱、真情、友谊——一场灾难,将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和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紧紧地连在一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他们在那片曾被地震震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94.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1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1年,  相似文献   
95.
《中国减灾》2012,(9X):26-28
<正>灾害对女童、男童、青少年、妇女和成年男性等不同人群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些人群应对灾难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会加剧不同人群中早已存在的差异,导致弱势群体面临更少的资源和机会,更难从灾害中恢复。因此,在减灾、备灾、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各阶段中,充分考虑最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最弱势群体的参与以及提高最弱势群体应对灾难的能  相似文献   
96.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努力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7.
肖帅 《中国减灾》2012,(15):47-48
福建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尤以洪涝、台风等灾害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给全省经济建设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针对这一省情,福建省不断探索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投入机制和监督审核机制的创新,着力提升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
2012年3月3—9日,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安排的赴孟加拉国社区减灾工作考察之机,笔者实地了解了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工作。中孟两国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亚洲国家,又同为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
杨轲 《人民论坛》2012,(28):60-63
调研背景提起"气象",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天气预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这个才与自己有关。其实,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等也都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正逐渐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0.
程晓陶 《中国减灾》2013,(15):26-27
2013年7月10日晚上,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上,主持人白岩松通过电话连线,问笔者认为怎样的预警机制是"比较靠谱和有效的"。这的确是问到了一个要害问题,因为预警在防灾减灾活动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利害攸关、又很难把握的环节。首先,应急响应规模的决策与响应启动的时机,对预警等级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其次,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可以为科学决策与有效响应赢得宝贵的时间,但预警失误导致不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