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122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3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0篇
法律   890篇
中国共产党   2288篇
中国政治   2945篇
政治理论   896篇
综合类   938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我们党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经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战略任务、科学理论、伟大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国际环境保护正在成为重新塑造国家主权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系统论述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保护以何种方式对国家主权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一,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引发全球关于主权与环境关系的讨论导致国家主权观念的渐进式变化,即传统国家主权观应该调整以适应全球生态相互依存。第二,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建立国际环境机制导致了国家主权实践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国家通过环境成本外部化谋求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表现在国家在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时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排放也日益受到国际限制、向国外转嫁污染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国际环境机制促进了国际环境合作,提高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善了国家对内的环境管理权,提高了政府增进国民福利的能力。最后,以欧盟的环境政策为个案,分析国际环境保护影响国家主权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外交理论建设和政策思想探索也出现新的进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集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创新之大成,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外交的总目标、总纲领.这一重要思想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北京支部生活》2006,(4):37-37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  相似文献   
45.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6,(24):14-18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一直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过去家庭养犬作为贵族化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转眼间,物换星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狗已作为常见的宠物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并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时,人们猛然发现,它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安慰的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46.
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已于2005年4月2日从青岛启程,开始了远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执行环球大洋科考的任务。其主要目的为采样和调查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该环球航次必将推进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包括发展我国大洋事业。笔者认为,有必要论述该环球航次的活动范围——国际海底区域的制度。在论述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前,应先论述其基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排他性的权利,投资者和开发者就无法实施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活动;并进而无法实现商业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目的。因此。研究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7.
城市人类生态学借鉴生态学观念和方法,研究城市人与空间的关系,揭示了城市布局变化的规律和动力;城市生态学运用生态系统的思想方法,研究城市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两种理论范式研究对象同中有异,研究方法上的借用与应用有别,研究中心问题与研究取向均有不同。比较两种范式对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城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吕斌 《法人》2007,(1):56-57
氟里昂退出历史舞台,会对制冷行业及其上下游的一系列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2007年1月1日起,CFCs类氟里昂物质将被全面禁止生产和在新产品中使用。这是中国为了履行于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这一禁令标志着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CFCs类氟里昂将正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功臣”氟里昂“氟里昂实际上是个很大的概念,代表着一组物质,主要包括三大类: CFCs、HCFCs和HFCs。CFCs对臭氧层是  相似文献   
49.
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薇  雷振扬 《行政与法》2007,(1):108-109
法律职业共同体问题,是法治理论与实践中“人”的因素问题,重视法律职业共同体理论研究,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循着职业、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路径,借鉴中外学者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对法律职业共同体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科学阐释法律职业共同体概念及特征,推动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为宗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