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0篇
世界政治   1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56篇
中国共产党   2651篇
中国政治   2771篇
政治理论   801篇
综合类   15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1242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祥峰 《理论前沿》2005,(16):33-34
以人为本观点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以人为本是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32.
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训练的内在动力,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树牢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权为兵用、情为兵系、利为兵谋,是在新时期构建和谐军营的新要求,是激发官兵内动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3.
包丽敏 《中国减灾》2007,(12):19-21
铁塔上的女人也许没有料到,她自己已经打算放弃的生命,这个她初来乍到的陌生城市却并不打算放弃。在随后的几小时内,人们为此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全城大动员。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变化,而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模式上,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的根源,因此,要提高其实效性,必须转变思路,顺应当前形势,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方面,分析了当今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探讨了这些思想、方法、制度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继承性与发展性同时兼备;二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三是实践性与理论上的开放性彰显卓著。梳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点,对于我们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历史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其作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当代转换之后,终于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执政理念。这是向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性回归,是向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价值旨趣以及价值本真的历史性回归。这种历史性回归是一种拨乱反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维护、权利得到保障、发展受到尊重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一、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社会公平不仅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更是现代社会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可以概括为不断追求进步的历史,而社会公平就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9.
陈凡奎 《工会论坛》2006,12(2):45-4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突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抓住其中的关键,并大胆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的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时代背景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对苏联兴亡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实践基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的矛盾意识和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