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0篇
世界政治   1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56篇
中国共产党   2651篇
中国政治   2771篇
政治理论   801篇
综合类   15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1242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日渐深化。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二是邓小平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2.
和谐思维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思维是适应现时代和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方式。文章重点分析了把握和谐思维需要搞清楚的几个问题:(1)把握和谐思维,要正确理解和谐与“异”“同”的关系。(2)和谐思维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关系。(3)和谐思维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3.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两大方略,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从七个方面做出考虑。  相似文献   
164.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管理维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府社会管理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必要条件;必须增强重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政府职能,树立政府管理的根本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依归;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化解矛盾,实现使矛盾诸方各得其所,和谐结合,达到多样性统一。  相似文献   
165.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族观。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涉及民族平等问题、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及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问题,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首先要正确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结合问题;其次要很好处理民族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问题;再次要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6.
2004年,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一班人围绕建设“中国第一山”和让乐山美起来、亮起来、繁荣起来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强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全方位纵深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精益求精管理城市,精心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7.
人的因素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素。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应围绕“人”这一自始至终的要素,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多管齐下,构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8.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建构析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这一目标的达成,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履行责任。本文认为,政府作为实现组织目标的首要责任人,要率先从调整政府的管理理念入手,以“以人为本”作为政府治理理念的价值基点,并以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最基础性价值支柱和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69.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荣 《民主》2005,(3):9-11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此后不久,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阐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时,又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那么,为什么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搞清楚这些问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求知》2005,(7):28-29
1.职工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及思想道德多元化。一是政治信仰多元化。在300张调查问卷中所答的信仰约有20余种。在价值观念上,25%的人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很大或较大,34%的人认为现在人们大多崇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二是部分职工的思想道德存在缺失。在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利益取舍中,9.7%的人“更注重物质,不注重精神”,8.7%的人“以个人利益为重”。三是在个人需求和关心关注点上,少数人表现出低级趣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