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842篇
中国共产党   325篇
中国政治   615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3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金正日在领导和推进朝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十分重视军事工作,不仅提出了以国防优先、军备优先、军队优先为基本内容的军事为先思想,而且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军事为先思想的提出与朝鲜的历史、现状及金正日对苏东剧变的反思和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判断有直接的关系。军事为先思想是金正日政治智慧结晶,是朝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针。军事为先思想已经和正在得到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32.
33.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文献均倡导规定,在处理与儿童有关的问题时,应以儿童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或司法实践中都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儿童利益,我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儿童利益的保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2001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至今尚未明确规定“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为实现我国宪法有关“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承诺,故亟须在我国婚姻家庭法中确立儿童最大利益的优先权准则,并对相关法律制度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34.
在同一债权上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时,保证人与物上保证人责任平等,债权人有选择权。基于此“责任平等”学说,检讨现行《担保法》第28条及其解释第38条规定之不尽合理之处,从二者并存时的责任优先问题、相互求偿问题和责任承担问题等三个关键环节上分析,初步构建较为完备的法律适用规则,以期担保法调整此类关系时会更为衡平正义。  相似文献   
35.
周国平 《廉政瞭望》2003,(11):53-53
  相似文献   
36.
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利用政策工具促进就业的增加;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大力发展小企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社区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37.
先刑事后民事或者称“刑事优先”的原则,即公法和私法,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适用顺序问题,实际上是国家职权主义和公权优先的一种体现。在目前的法律规定里并没有找到明确的条款。这一原则只是散见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司法解释,当前在法律界虽然有一些争议,有的主张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38.
《人权》2004,(2):2-7
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现将访谈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
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占军 《新东方》2004,(11):19-24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社会及个体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西方对其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程。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和学界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主观幸福感问题也引起了国内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拟考察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性  相似文献   
40.
从对古典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产劳动异化批判到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文化异化批判,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而列斐伏尔的消费受控制社会批判理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公共生活领域理论,则是这个转向中的最重要代表.研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全面认识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