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研究与实践》2008,(5):F0002-F0002
天津戏剧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是在原广东会馆旧址上建立的我国第一座以中国戏剧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集戏剧文物、史料的征集、收藏、保管、研究、宣传、展示于一体。现收藏戏剧文物藏品包括早期戏剧艺人的演出手抄本,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等人的书画珍品;马连良等艺术家的演出服装,清宫升平署戏装及道具等4000余件。  相似文献   
162.
2005年末,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指出,有些驻京办首位任务就是跑“部”“钱”进。跑国家部委,为地方拉钱、要项目已成了“驻京办”的公开秘密。追溯“驻京办”的渊源自然离不了旧时的会馆,旧时会馆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是值得如今“驻京办”借鉴的。北京会馆兴起于明朝,它的出现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3.
王彪 《台声》2014,(8):69-69
7月17日下午,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前会长杨国庆陪同台湾师范大学30余名师生到北京台湾会馆参访。其间,汪毅夫以讲故事、谈历史的形式,将北京台湾会馆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从会馆的由来到台湾科举史,从台湾进士考证到五人上书的典故,以小见大、旁征博引。汪毅夫严谨又不失风趣的讲座,让来自岛内的师生们对北京台湾会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4.
陈筠 《两岸关系》2010,(8):54-55
“陈水扁时代,大搞‘文化台独’,就是想切断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脐带。台湾会馆不正是对‘去中国化’的最大答复吗?如果台湾跟大陆没有关系,那么台湾会馆又从何而来?台湾会馆留下的是一个历史见证。”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在台湾会馆座谈会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5.
那天,走出中山会馆,一街的槐花打上夕阳的余晖,变得有些发橙红色,是那么的清香,香得像是一个分别多年的老朋友紧紧地追随着你,把那么多想说的话不停地向你诉说。自南横东街往南拐进珠朝街一点儿,就是中山会馆。如今,新修后的南横街,由于扩宽了马路,珠朝街的北段被削去一截,中山会馆北侧的外墙完全露在南横街上了。以前藏在胡同深处的感觉,已经没有了。  相似文献   
166.
宗朋 《北京观察》2020,(8):75-77
王茂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居京为官数十载,大多时都居住在歙县会馆内。歙县会馆现在虽已难觅踪迹,但王茂荫在中国近代史上独树一帜的经济思想主张至今仍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位于宣武门外大街107号(民国时期门牌为宣武门外大街51号)的歙县会馆,是一座颇具代表性的会馆。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安徽歙县旅京同乡在菜市中街创建会馆,创始人为徽州30余位商人,是北京最早的会馆之一。后因房屋狭小,迁至前门的则世庙处营建新馆。明清朝代更迭,北京歙县会馆毁于战火。  相似文献   
167.
新加坡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华族会馆,在二战结束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包括战后初期的短暂恢复、新加坡独立后的低潮以及80年代以来的复兴。新加坡华族会馆的未来发展道路要以新加坡为中心,以继承和传扬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承接新移民为发展方向,并在华商网络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国际化,以此来开创新加坡华族会馆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