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陈思 《党史纵横》2020,(1):8-12
抗美援朝,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件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毛泽东不能不慎重对待。他在作出这个重大决策前,谨慎思虑反复权衡,从全球政治格局考虑,从国家安全考量,从国际时局分析,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研究,最终作出决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22.
黎明前的黑暗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华北、江浙、两湖、两广等地大批流亡学生进入四川,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四川成立了十多个国立中学、大学(包括外省内迁改名的中学、大学)。位于江津白沙的国立十七中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3.
专访姚德垚     
苑生  曹燕 《黄埔》2012,(1):46-47
记者(下简称记):都说“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您当初为什么要考军校? 姚得垚(下简称姚):国恨家仇让我不能忘却,要保家卫国,考军校是最好的出路。 1938年我9岁,正读小学四年级,由于日本不断蚕食我领土,我和母亲来到大别山区金寨县流波疃避难,我辍学在家。一天,日本鬼子的飞机来轰炸,炸死了母亲……  相似文献   
24.
正冯刘这两位保家卫国、功勋盖世、震撼西方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尤其在积贫积弱、动辄割地赔款的晚清,敢于以武力对抗西方列强,打败用洋枪洋炮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更是难能可贵。得到钦州市委党校吴龙章老教授和廖坚副校长的引路,我有幸参观中国近代两位著名爱国将领冯子材、刘永福的故居。作为冯子材重组萃军开赴抗法前线的总部,冯子材故居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位于钦州市  相似文献   
25.
军烈属因为亲人在外保家卫国,本人承受着各种压力,特别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承担的压力就更大。请问,除正常拥军优属的政策外,辽宁省对军烈属的就业有哪些新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6.
我的父亲霍盈洲已年近八十,年轻时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他又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1月赴朝作战,1953年9月回国。  相似文献   
27.
杨冠群 《湘潮》2010,(10):14-16
今年是抗美援朝60周年。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高举"保家卫国"的旗帜,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住了考验,创造出了世界现代战争史上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奇迹。本刊特发《周恩来与朝鲜战争》、《彭德怀与拉佐瓦耶夫在抗美援朝中的争执》、《扬名朝鲜战场的湘箱英烈》等文章,以重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8.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牺牲,赢得了伟大胜利。这个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长时间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意义十分深远。为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本刊特开辟专栏,组发专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9.
消失的高原古城,苍凉的要塞边关,漫漫的大漠古道,残破的万里长城,这一切,或许已人迹罕见,但它们亘古永恒。它们承载保家卫国的历史,是民族之魂,也是民族骄傲,民族之痛,它们永远封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每拿到一期《西安政治学院学报》,封面中,玉门关、嘉峪关、古楼兰、万里长城……淡雅的图画溢出雄关漫道之气,令我产生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30.
陈菁 《当代广西》2008,(17):6-7
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是片神奇的土地。 在北部湾畔的小渔村——北海地角,20世纪60年代初。一群勤劳善良的渔家姑娘们响应党的号召,拿起枪杆,保家卫国,组建了威震南海的“地角女民兵连”。现在地角已成为渔业重镇,“地角女民兵连”也发展成为广西军区建制最为完整、编制最大的一支“清一色”女民兵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