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绍斌 《唯实》2013,(2):80-83
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元代虽然仅存在短短的九十几年,竟也创造出独特的灿烂文明,特别是产生出了堪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元曲,创烧出了独步天下的青花瓷器。在元代中后期以元杂剧、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青花瓷可以说是元曲、中国画与彩绘瓷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2.
元代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瓷器在宋代的窑址上继续生产,但大多瓷窑出现了衰微之势,唯有景德镇瓷窑仍在蓬勃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瓷窑。  相似文献   
63.
七百年前的济南城北,青山点点,烟水弥。在这恬静澹然的天地间,有一位诗人写下了一组叫做《我爱云庄好》的诗来赞美自己的家园。其中第五首说道:"我爱云庄好,柴门俗客希。行田虫扑帽,坐树蚁缘衣。云水一铜镜,霜林万锦机。东岗陂故在,辞聘未全非。"  相似文献   
64.
中国古代的白瓷,历来令人注目。 唐以来,史有“南青北白”之说,更有邢窑、定窑和巩县窑之盛名。而元以降,景德镇窑名品辈出:元枢府釉瓷,是迄今唯一可认定的元代官窑瓷器。  相似文献   
65.
元代文治政策的推动下,儒学地位有所上升,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图书管理机构,公私都刻印了大量的图书,但中央政府机构的图书校勘成绩平平,地方儒学和书院校勘精审,藏书家和名儒校勘成就斐然。由于政府支持,佛典、道经和医籍的校勘,都有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66.
万志全  万丽婷 《学理论》2013,(20):153-155
从总体风貌来看,元代竹枝词较为纯情与避世,其思想内涵多为叙写山水田园之雅趣、命途多舛之无奈与男女情爱之挚深,其审美意象多为西湖及其周边美景,其民俗文化意味浓厚,且民歌色彩较为突出,于当代诗词创作与文化建设颇多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67.
长汀三洲     
走进长汀三洲,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一段凝固的时光。这段时光由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碎片拼接而成:元代的城墙、明代的祠堂、清代的民居……它们在我眼前交织穿梭,展示今天的三洲古建筑群的风貌。去年一次全国文物大普查,专家意外地在这发现了宝藏:小小的村庄,竟有那么大规模的古建筑群,而其中能列入文保单位的就有11处。  相似文献   
68.
本文拟就《岛夷志略》中有关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中的外销商品、进口商品以及由泉州舶商转销的海外商品作一初步的考察,以期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角度来探讨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9.
菡芳 《今日民族》2001,(1):43-43
“云南之名”始于西汉,初为县,后为郡,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数百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百置祥云郡,治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  相似文献   
70.
元代敦煌壁画的第3窟、第61窟、第465窟因其典型性成为研究元代敦煌壁画教育史的范例。从元代敦煌壁画敦煌画师的教育学习方式可以了解到,其教育传承方式是一个综合的教育学习过程。善是一种自我克服以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意志,而美则是善的本体的自我确证,内外结合的双向教育能达到道德主体自诚而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