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均衡供求总量其实并非如传统理论所认定的那样仅是一个简单的"点",而是一个"区间";由于存在总量均衡区间,因而按照传统理论实施宏观调控必然会出现实际就业水平低于目标水平的现象;为消除实现充分就业过程中政策效应的这种系统性偏差,宏观调控有必要确立并遵循"下限原则".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贫困毕业生是就业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高校在做好贫困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学生个人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贫困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近郊区。失地农民就业观念落后,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就业竞争力不强。其就业主要集中在本地区第三产业和简单加工业,就业质量和效益较低。要统筹规划,加强教育引导和就业技能培训;要健全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实效;要加强政策扶持,拓宽就业渠道;要健全社保体系,完善征地制度,创新经营机制,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神州     
《就业与保障》2006,(9):49-51
北京市海淀区启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北京市海淀区启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召开充分就业社区现场会,通过街道推荐、实际考评方式推选出符合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标:社区内95%以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等就业困难家庭得到就业援助,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社区内95%以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  相似文献   
16.
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因素有许多。诸如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城乡经济和劳动力“二元结构”、就业歧视、劳动力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等。通过分析就业形势,总结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桂水 《学理论》2010,(23):3-5
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充分就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充分就业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而且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关心中职生就是关注未来的建设者。近年来,中职学生的就业率在多数地方稳步上升,但在我国的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或不愿就业,探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存在心理障碍,无法适应社会的生存和挑战,导致就业失败,本文从我实践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这一内容表明,实现全社会的充分就业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之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本。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严峻,这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了现实影响,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措施,使广大劳动者得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